盘诗
为民间对歌的一种样式,在平潭已流传多年。“盘诗”一般是7字4句为一首,内容广泛,不拘一格。其声腔县城地区多以微调式为主,苏澳地区以羽调式为主。1981年8月,由林光龙演唱、记谱的“盘诗”调被选入《中国渔歌集》,载入《中国民间音乐集成福建卷》。
福州“盘诗”是福州民俗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它类似于其他地区的山歌对唱,是一种非常有趣而且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人们通过诗歌对唱来赞美生活,表达心中的感情。福州人把这种诗歌对唱的形式称之为“盘诗”。
“盘诗”最初是由歌谣的形式逐渐演变成诗歌的形式。如:
水里戴花真战战(摇晃不停),
水里涂粉镜光光;
水里画眉影弯弯,
水里掏(拿)杖拍(打)贪官。
这些朴实而形象的诗歌,十分贴切地表达了闽江水上人家的生活情趣和对旧社会贪官污吏的憎恨。后来这些带有歌谣形式的诗歌,逐渐演变成互相对唱的“盘诗”。久而久之,从船上传到两岸,又从沿岸传到郊区和市区,从而形成了以福州方言为唱词的对歌“诗文化”。
“盘诗”是由两代人或两代人以上进行轮番对唱,没有固定唱词,但有一定曲调。常用的曲调有“一枝花”、“撑船歌”、“月光光”、“卖洋桃”等。“盘诗”一般都是顺口溜,唱词依对方问词作答,只要脑子略加思索,就能随机应变脱口而出,对歌者要有一定的作诗天赋。“盘诗”开始,双方都以开场诗为引导,开场诗多是通俗易懂的民间歌谣。比如:
一字这字像扁担,关公刘备请先生;
三顾茅庐请诸葛,我请对面你先生。
一条竹仔软丝丝,撩你对面来盘诗;
跟你上段盘下段,莫盘坏诗盘好诗。
开场诗多采用比兴手法,有礼有节,俗中有雅。唱完开场诗,对歌就开始了,或即兴接唱,或吟唱传统歌谣,或此问彼答,有时也互相嘲笑。如:
盘诗平盘盘,
盘汝牛角第丹横(竖变横),
盘汝黄牛卖(不会)食草,
盘汝犬豚仔(小狗)食暝(晚饭)。
福州“盘诗”中所唱的歌词,虽没经过文人墨客的推敲,但却能表现劳动人民纯真坦率、缠绵朴实的感情,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
一粒橄榄两头尖,我哥出海去赚钱;
那使(只要)俩人情意好,寄转五百当一千。
日落西山夜昏黄,点起油灯照孤房;
日里想哥想到暗,夜里想哥到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