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北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永和三年(347年),大司马桓温灭蜀后,其势日盛。会稽王司马昱忌之,慕扬州刺史殷浩盛名,故以为心腹,以抗桓温。护军将军王羲之为求内外和协,劝浩不宜与温构隙,浩不从,于是与温颇相疑贰。

五年,朝廷欲乘石虎新死荡平关河,以浩任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统军进取中原。九年,浩趁前秦内乱之际,自寿春(今安徽寿县)率大军北伐前秦,以姚襄为前锋。浩至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会征西将军谢尚兵败,浩退还寿阳,整军复进,襄怀恨浩谋图己,乃伏甲山桑(今安徽蒙城北),纵兵击之,浩军大败,弃辎重,退保谯城(今安徽亳州),兵械军储皆为襄所获。

桓温与殷浩有隙,及闻其败,上疏指责浩连年北伐败绩,粮械尽失,反以资敌,请罪之。帝遂废浩为庶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