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
人物简介傅友德(?-1394)其先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南)人,后徒居砀山(今安徽砀山东),明开国功臣,著名

将领。少骁勇,善骑射,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四川,后归降明玉珍,玉珍不用,赴武昌投陈友谅。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江州,友德率众降。元璋奇其才,使将兵攻取庐州。鄱阳湖之战,他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后负伤迎击陈军于泾江口。次年,从常遇春攻卢州(今安徽合肥),得胜后又从征武昌,率数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夺取全城制高点。克武昌后,官拜雄武卫指挥使,继而转战江淮等地,因战绩彪炳,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史》称傅友德“喑哑跳荡,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虽被创,战益力”。
二十七年从徐达北征。领军独当一面。洪武元年(1368年)攻取山东、河南诸地,从通州入大都,继下保定、真定,守定州。从攻山西,克太原,进军陕西。三年从徐达攻定西,大破扩廓帖木儿军,移兵伐蜀,取汉中。是年冬,封为川侯。次年,充征虏前将军,与汤和分道伐蜀,统军10万由文县(今属甘肃)打开入川门户,拔汉州(今四川广汉),围成都,迫夏丞相戴寿出降。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勋第一。五年与副将军冯胜征西凉,六月十一日,攻下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至瓜州(今甘肃安西东)、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七战七胜,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十四年拜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南,傅友德出奇制胜,平元梁王军主力,梁王闻败自杀,余部先后归降。此后数征漠北,常冒死奋战,屡建奇功。十七年,进封颍国公。洪武二十年,元太尉纳哈出,拥众金山,屡进辽东,朱元璋乃命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师二十万北征,迫北元丞相咬住和纳哈出降。二十三年,从晋王朱、燕王朱棣征北元,擒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等,加太子太师。后燕王北征,或练兵备战,傅友德一般都偕同。
朱元璋晚年嗜杀,定远侯王弼谓“上(朱元璋)春秋高,行旦夕尽我辈,宜自图”。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大宴文武,朱元璋忽然提起说对傅友德的儿子有些不满,傅起身告罪,上责友德不敬,朱元璋命他提取二子首级,顷之,友德提二首至。朱元璋说“何忍也。”,傅友德说:“不过欲吾父子头耳”,最后在朱面前自刎死,朱元璋当即暴怒不已,下令傅家所有男女全部发配辽东、云南,只留了已故寿春公主之子在京。
七战七胜洪武五年(西元1372年),率五千骑兵攻打西凉,击败元将失刺罕;
攻打永昌(今属甘肃),击败元太尉朵儿只巴,杀敌数千;
攻打元军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活捉元朝平章,并杀敌五百余人;
六月三日,攻打甘州,元将上都驴迎降;
六月十一日,攻打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元军守将卜颜帖木儿开城投降;
别笃山遇元岐王朵儿只班的元军主力,击溃元军上万人,抓获平章长加奴二十七人,马驼牛羊十余万。元岐王朵儿孤身一人逃走;
友德追至瓜州(今甘肃安西),击败当地元军,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
此乃傅友德七战七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