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虾

螯虾(crayfish;crawfish)
亦作crawfish或crawdad。
十足目螯虾次目中淡水种类的通称。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颈沟明显。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3对颚足都具外肢。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称螯虾。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鳃为丝状鳃。

十足目(Decapoda)甲壳动物,包括北半球的螯虾科(Astacidae)和南半球的拟螯虾科(Parastacidae或Austroastracidae)。500多种,多数产于北美洲。几乎全部生活在淡水中,仅少数在咸淡水或咸水中。常隐蔽在溪、湖的石块下,夜间活跃。主要捕食螺类、昆虫幼虫、蠕虫、蝌蚪,有的吃植物。秋季交配,春季产卵。卵附在雌体腹部,5∼8周孵化。幼体留在母体身上数周。经数月或数年後性成熟。寿命1∼20年不等,随种类而异。东亚和日本常见的有蝲蛄属(Cambaroides)。螯虾一般长约7.5公分(3吋),最小的如美国东南部的Cambarellus diminutus,长2.5公分,最大的是塔斯马尼亚的Astacopsis gouldi,长40公分(16吋),重约3.5公斤(8磅)。
腹肢较细小,双枝型,不具内附肢。雄性第 1和第2对腹肢变形为交接器,各种构造不同。雄性第1对腹肢为单枝型,有的种类无第 1腹肢。尾肢宽大,外肢常有一横缝,分为2节。
生活史无变态,直接发育,初孵化的幼体与成体无显著差异。
螯虾亚目共有5科约400多种,主要栖于淡水。其中海螯虾科(9属38种)和锯螯虾科(1属2种)为海生类型,其头胸甲前缘与口前板愈合,胸部末节腹甲与前一节相愈合,第2~5对步足基节与座节不愈合。种数虽不多,但有些种有重要经济价值。螯虾通常指淡水产的3科,其中螯虾科产于欧亚大陆和北美落基山以西,共 3属13种;美螯虾科产于北美大陆落基山以东,种数最多,至少有 10属260多种。拟螯虾科主要分布于南半球的淡水中(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曼群岛、南美南部、新几内亚和马达加斯加等),这科的特征是雌雄都不具第1腹肢,约14属120种。
中国大陆原有 3种螯虾,原产于东北寒温带区,隶蛄属。华北华东于20世纪40年代引进了原产于北美的克氏原螯虾,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较强,近年来分布范围显著扩大。80年代又从澳大利亚引进了澳螯虾。
淡水产的各种螯虾许多种有经济价值,可供食用。人工养殖发展很快。
营养成分
能量/kal: 93 蛋白质/克: 14.8 糖类/克: 0 脂肪/克: 3.8
水分/克: 80.1 纤维/克: 0 灰份/克: 1.3 VA/微克: 0
胡萝卜素/微克: 0 视黄醇当量/微克: 1 VB1/毫克: .02 VB2/毫克: .18
烟酸/毫克: 2.7 VC/毫克: 0 VE/毫克: 4.31 钾/毫克: 550
钠/毫克: 225.2 钙/毫克: 85 镁/毫克: 2 铁/毫克: 6.4
锰/毫克: 3.25 锌/毫克: 1.45 铜/毫克: 1.07 磷/毫克: 228
硒/微克: 7.9
烹饪方法
清炒奶油虾仁
主料:(4客用量)活螯虾24只稠厚鲜奶油100克灰色分葱2根白兰地酒2汤匙干白葡萄酒0.5升番茄酱3汤匙。 香料1束:月桂叶1片,百里香1株,欧芹6根、龙蒿末2汤匙蛋黄2只辣椒粉少许黄油25克精盐和胡椒粉各适量。
清炒奶油虾仁的做法:
1、加工螯虾:螯虾去头,去屎线;洗净,沥干。分葱去皮,剁成细末;香料扎成1束。
2、28厘米平底不粘锅里放入黄油,加热融化后,倒入螯虾,盖上锅盖煮5分钟;然后,加入分葱末,适量精盐和胡椒粉,用文火煸炒2分钟;倒入白兰地酒,擦火点燃,待火苗熄灭后,加入葡萄酒、番茄酱和香料,煸炒2分钟;接着,用漏勺捞出螯虾,保温待用。
3、锅内汤汁用旺火煮5分钟左右,收成浓汁;加入一半奶油,再煮2分钟,然后取出香料。
4、用餐叉一边抽打蛋黄,一边加入剩下的另一半的奶油;将打匀的蛋奶糊倒入锅内,撤火;用扁铲搅拌成稠厚的沙司;倒入螯虾,搅拌30秒钟。
5、出锅装盘,撒上龙蒿末和辣椒粉。立即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