铒

铒 拼音:èrěr繁体字:铒
部首:钅,部外笔画:6,总笔画:11 ; 繁体部首:金,部外笔画:6,总笔画:14
五笔86&98:QBG仓颉:XCSJ
笔顺编号:31115122111四角号码:81740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4D2
基本字义
--------------------------------------------------------------------------------
● 铒
(铒)
ěrㄦˇ
◎ 一种金属元素,属稀土金属。银白色。有光泽,质软,能使水分解。用于制玻璃、陶瓷等,亦用于制特种合金。
汉英互译
--------------------------------------------------------------------------------
◎ 铒
Erbium(Er)
English
--------------------------------------------------------------------------------
◎ erbium
元素名称:饵
元素原子量:167.3
体积弹性模量:GPa
44.4
原子化焓:kJ /mol @25℃
314
热容:J /(mol· K)
28.12
导电性:10^6/(cm ·Ω )
0.0117
导热系数:W/(m·K)
14.5
熔化热:(千焦/摩尔)
19.90
汽化热:(千焦/摩尔)
261.0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18.4
氧化态:
Main Er+3
Other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
0.002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001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大西洋表面 0.00000059
地壳中含量:(ppm)
3.8
晶体结构:晶胞为六方晶胞。
晶胞参数:
a = 355.88 pm
b = 355.88 pm
c = 558.74 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维氏硬度:589MPa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2830
电离能 (kJ /mol)
M - M+ 588.7
M+ - M2+ 1151
M2+ - M3+ 2194
M3+ - M4+ 4115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莫桑德尔(C.G.Mosander) 发现年代:1843年
发现过程:
1843年,由莫桑德尔(C.G.Mosander)发现。他原来将铒德氧化物命名为氧化铽,因此,早期德文献中,氧化铽和氧化铒是混同的。直到1860年以后,才得纠正。
元素描述:
第一电离能6.10电子伏特。与钬、镝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几乎完全相同。银灰色金属,质软,不溶于水,溶于酸。盐类和氧化物呈粉红至红色。铒的同位素有:162Er、164Er、166Er、167Er、168Er、170Er。
元素来源:
存在于火成岩中。可由电解熔融氯化铒ErCl3而制得。
元素用途:
它得氧化物Er2O3为玫瑰红色,用来制造陶器得釉彩。
元素辅助资料:
在发现镧的同一时期里,莫桑德尔对最初发现的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于1842年发表报告,明确最初发现的钇土不是单一的元素氧化物,而是三种元素的氧化物。他把其中的一种仍称为钇土,其中一种命名为erbia(铒土)。元素符号定为Er。它的命名来源和钇一样,出自最初发现钇矿石的产地,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的小镇乙特比(Ytterby)。
铒和另两个元素镧、铽的发现打开了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二道大门,是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二阶段。他们的发现是继铈和钇两个元素后又找到稀土元素中的三个。一共是五个了。
【er】
铒
erbium;Erbium(Er);
稀土族中的一种三价金属元素,原子序数68,原子量167.26,比重9.051,不溶于水,溶于酸,于1400―1500癈熔融,质软,它和钇一起共存 [erbium]――元素符号Er
钩 [hook]
铒,钩也。――《玉篇》
钩形饰物 [hooky ornaments]
蜀王慕公,使使致扇铒微饷,不受。――李贽《续藏书》
元素符号: Er 英文名: Erbium 中文名: 铒
相对原子质量: 167.2 常见化合价: +3 电负性: 1.24
外围电子排布: 4f12 6s2 核外电子排布: 2,8,18,30,8,2
同位素及放射线: Er-162 Er-164 *Er-166 Er-167 Er-168 Er-169[9.4d] Er-170 Er-171[7.5h] Er-172[2.1d]
电子亲合和能: 0 KJ·mol-1
第一电离能: 589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151 KJ·mol-1 第三电离能: 0 KJ·mol-1
单质密度: 8.795 g/cm3 单质熔点: 1522.0 ℃ 单质沸点: 2510.0 ℃
原子半径: 2.45 埃 离子半径: 1.00(+3) 埃 共价半径: 1.57 埃
常见化合物:
发现人: 莫桑德尔 时间: 1843 地点: 瑞典
名称由来:
得名于瑞典村庄Ytterby。
元素描述:
柔软有延展性的银白色金属。
元素来源:
与其他密度较大的稀土元素共存于磷钇矿和黑稀金矿中。
元素用途:
铒的商用价值相当有限。陶瓷业中使用氧化铒产生一种粉红色的釉质,可加入玻璃和釉瓷中使其呈粉红色,这种玻璃厂用来制作太阳镜和廉价珠宝。铒在核工业中也有一些应用,还能作为其他金属的合金成分。例如钒中掺入铒能够增强这些金属的加工性能和延展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