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哈铁路

京哈铁路, 是南起首都北京市,北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途径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四省二市。主要经由天津、唐山、秦皇岛,山海关、葫芦岛,锦州、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全长1388公里。共有车站171个。
京哈铁路,建于1881—1911年。是联络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把首都北京和我国北方大城市之一哈尔滨市连成一线的一条干线铁路,也是中国和俄罗斯联运旅客列车通往莫斯科的的通道之一。
京哈铁路,中部在沈阳与沈大、沈丹铁路相连;在长春与长图、长白铁路相通,是一条担负着中外交往的交通纽带。是东三省的核心铁路线。沿线华北、东北两大平原及其间的丘陵地带为北温带气候,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通过地区有我国两大粮仓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京哈铁路京山段是我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始建唐山—胥各庄段,1887年唐胥段展修到芦台,继而于1888年展修至天津,1894年唐山—山海关段通车,1897年由天津通到北京城外马家堡,1901年延展至北京正阳门。后来北端延至沈阳,成为我国最早的关内外铁路。 2001年11月沈阳至哈尔滨段完成电气化改造。
解放前,京哈铁路曾是日、俄等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工具;解放后,京哈铁路回到人民手中,铁路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成为我国列车密度最大、通过能力最高的铁路干线之一。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经这条铁路对苏联进行了历史性访问,以这条铁路为主体的中长铁路公司为我国铁路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部客运车站北京、北京东、双桥、燕郊、大厂县、三平、三河县、段甲岭、蓟县南、别山、螺山、玉田县、富庄子、唐山北、狼窝铺、石郎庄、福山寺、马柳、杨各庄、滦县、滦县东、石门、九龙山、昌黎、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绥中北、葫芦岛北、锦州南、盘锦北、台安、辽中、皇姑屯、沈阳北、文官屯、虎石台、新城子、乱石山、得胜台、铁岭、开原、昌图、双庙子、四平、郭家店、公主岭、陶家屯、范家屯、大屯、长春南、长春、一间堡、米沙子、沃皮、布海、德惠、达家沟、姚家、陶赖昭、团山、扶余、蔡家沟、兰棱、双城堡、五家、王岗、哈尔滨。
其中山海关-沈阳北间为新线秦沈客运专线,老线为沈山干线,即山海关、绥中、兴城、葫芦岛、锦州、凌海、沟帮子、大虎山、新民、皇姑屯、沈阳北。
京哈铁路被分为四段线路:
京山线:北京——山海关段 沈山线:沈阳——山海关段 长大线(沈长段):沈阳——长春段 长滨线:长春——哈尔滨段。这样的分段,使京哈铁路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运用与管理。
京哈铁路各铁路局分界:
1、北京站——秦皇岛站间归属于北京铁路局管辖。
2、山海关——蔡家沟站间归属于沈阳铁路局管辖。
3、兰棱站——哈尔滨站归属于哈尔滨铁路局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