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学义

男,汉族,辽宁台安人,194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63年考入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水机专业,1965年8月随系迁入甘肃工业大学,1968年毕业分配至哈尔滨电机厂,1978年考取第一届甘肃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年晋升为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担任“日内瓦全球专利事务评定与促进委员会”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议专家;“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水力发电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2003年被评为兰州理工大学教学名师。
科研方向为流体机械的内部流动分析及其性能研究和可逆式水力机械。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完成者完成科研与工程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厅局级奖4项。其中“1200S56A”和“1200S56B”型双吸泵荣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抽送黄河含沙水流离心泵的设计及试验研究”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取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ZL992449634”获“日内瓦全球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
主持完成8座中小型水电站机组增容改造的项目。其中“新疆红山嘴梯级电站水轮机转轮抗磨蚀研究与增容改造” 项目,成功地应用湍流及优化计算方法研制出了抗磨蚀、增容的新转轮,两级电站机组总增容6500KW,每年增加发电量1400多万千瓦时。“黄羊河水电站”2# 机的维修与增容改造,在不改变原水工设施的前提下,增容60%,为国内首创。带功率回收装置的“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试验台” 的研制,可满足大排量、高压力径向柱塞泵的出厂和性能试验之用,亦为国内仅有。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了《流体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水力机械过渡过程动态分析》等10余门课程。与人合作编著了教材、讲义各两部。其中《水力机械强度计算》统编教材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机电类优秀教材” 二等奖;作为副主编参加编写了部级重点本科生统编教材《流体机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