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次仁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次仁次 仁,男,藏族,1950年11月生,西藏乃东人,1976年8月入党,1965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专学历。

现任西藏自治区副主席。

1965.08—1978.03 西藏自治区乃东县泽当镇小学教师,税务所、政工组工作人员,温区文书

1978.03—1979.12 西藏自治区乃东县亚堆区革委会副主任、副区长

1979.12—1980.10 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农牧科副科长(其间:1979.09—1980.01在西北农业大学进修现代农业知识)

1980.10—1984.05 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委办公室主任(其间:1981.09—1982.05在中央民族学院干训部学习)

1984.05—1986.09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委副秘书长

1986.09—1992.12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行署副专员(其间:1989.09—1991.07在中央党校第六期西藏民族干部班学习)

1992.12—1995.09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副专员

1995.09—1997.10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委副书记

1997.10—2000.03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2000.03—2003.01 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其间:2000.09 —2001.01在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

2003.01—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

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次仁入选理由

2004年10月,中国第一支维和警察防暴队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30岁的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警察次仁有幸入选,成为国内首位参加国际维和任务的藏族警察。次仁说那是他第一次“代表中国”。

初到海地时,防暴队临时驻扎在一个废旧仓库里,连最基本的住宿、生活设施都不具备,建立营地成为首要工作。当时运送建筑材料和物资要经过一个叫太阳城的地方,那里盘踞着不少武装分子,抢劫、枪杀事件时有发生。次仁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该区域执行运输任务,没出过一次差错。他还完成了平整地面、焊接铁架、铺设电线和安装盥洗台等在国内从未做过的工作。

与一般的维和警察不同,防暴队还担负着作战任务。2005年1月4日晚,次仁和部分同行正在执行巡逻任务;一名当地人前来求救,他的弟弟被暴徒枪弹击中腿部,伤势严重。赶到现场后,次仁第一个跳下车找寻伤者,并及时将其送到医院,保住了这位伤者的性命。

“当时天已全黑,四周枪声不断,此前已有多名维和警察在那里遇袭身亡。现在想来心有余悸,但当时想的只是救助伤员,那也可以说是我们执行任务时最危险的一次,”次仁说。

半年的海地维和行动成为次仁人生中最为特殊的一段经历。且不说高温酷热、蚊虫叮咬、疫病肆虐的艰苦环境,24小时值守电台、巡逻中遇到冷枪流弹、随时可能发生的战斗,更使所有防暴队员经常处于紧张和危险之中……这些场景如今成了次仁笑谈中的故事:“方便面是我们的日常食物,半夜经常被饿醒,好几次做梦,梦的都是卤肉和鸡腿。”

次仁所在的防暴队因出色的工作得到海地政府、国际社会以及中国政府的认可,被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授予“和平”勋章。完成任务回国后,防暴队被公安部授予集体一等功,次仁也因在维和期间的突出表现荣立个人一等功。

回到单位后,次仁继续在原工作岗位履行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喜爱乒乓球的次仁一直记着刘国梁在奥运赛场上顶着压力反败为胜的一场比赛,“许多奥运选手不服输的精神值得我学习,这也是我在警察工作中必须具备和坚持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