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安源组

原称“安源煤系”。晚三迭世。最初命地点在中国江西萍乡市安源镇,故名。分布于江西、湖南一带。按岩性和化石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段:①紫家冲含煤段。黑、灰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夹煤层,富含植物化石,如中华叉羽叶、羽毛侧羽叶、中国篦羽叶等;②三家冲段。灰黑泥岩,风化后呈球状,富含瓣鳃类化石,如浏阳拟贝荚蛤、近卵江西蛤等;③爱坡里段。砂砾岩,局部含可采煤层,含植物化石,如羽毛侧羽叶、近等侧羽叶、带羊齿、蕉羽叶等;④三丘田段。粉砂质岩石,富含瓣鳃类化石,如近长褶顶蛤、浏阳三角齿蛤等。总厚125—500米。本组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