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斑岩

斑岩 porphyry

斑岩[1]是具有斑状结构的火成岩,比较坚固,可用于做建筑材料。斑晶一般由碱性长石或石英组成,基质为细粒或隐晶(玻璃体)。斑岩主要分为喷出岩和浅成岩两大类,喷出岩是火山岩浆喷出后冷凝形成的,由于喷出后冷却很快,形成许多细粒;浅成岩是火山岩浆侵入地壳浅层(一般为1.5-3千米)冷凝形成的,有许多结晶斑粒。

以钾长石、副长石或石英为斑晶的喷出岩、浅成岩和超浅成岩侵入岩的统称。

斑岩一词源于希腊语porphyry,即紫红色之意,原指具斑晶的任何火成岩。最早用于一种从埃及采到的紫红色的具有碱性长石斑晶的岩石。有人以为与玢岩为同义语。通常指以碱性长石为斑晶、基质为细粒或隐晶质的喷出岩和浅成岩。

用斑岩建造的教堂门

一般指以碱性长石或石英为斑晶的喷出岩和浅成岩,基质为细粒或隐晶—玻璃质。喷出岩可分为流纹斑岩、粗面斑岩、白榴斑岩等;浅成岩可分为石英斑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等。斑岩一词原指具有斑晶或具有斑状结构的火成岩;按基质成分可描述为花岗斑岩、闪长斑岩等。

斑状结构指岩石中可明显分出粗粒的斑晶矿物和细粒或隐晶质的基质两部分;以石英和碱性长石为斑晶的中,酸性岩石为主,如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以暗色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等为斑晶的基性或超基性脉岩称为煌斑岩(1amprophyre);以斜长石为斑晶的中、基性浅成岩称为玢岩(porphyrite)。斑岩和玢岩是岩浆分两个阶段结晶的产物;斑晶为岩浆早阶段在地下较深部位结晶形成,基质为晚阶段地壳浅部结晶的产物。因此,斑岩和玢岩属浅成侵入岩;多以岩脉、岩墙或岩株状产出。与斑岩和玢岩有成因关系的矿产有铜、钼、钨、铁等矿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