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路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顾路柏

顾路柏(Wilhelm Gmbe,1855--1908年),德国早期著名的学术汉学家。生于俄国圣彼得堡,是嘎伯冷兹(Gabelentz)在莱比锡的高足,在完成哲学和语言学的学业之后,以对中国哲学经典的翻译取得博士学位和教授资格。由于嘎伯冷兹的推荐,1883年顾路柏出任柏林民俗博物馆东亚部主任。他是德国博物馆的第一个东亚和中国的专家,从此,这个博物馆和柏林大学的汉学专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1884年顾路柏曾给普鲁士文化部写信,提出在汉语课程中进行口语教学和汉学家应该较长时间地在中国生活的问题。这对后来建立东方语言研究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自1885年夏季学期起,顾路柏兼任柏林大学教授并主持《东亚语言》讲座,在讲授汉语、满语和蒙古语之外,还开设了民俗学和民间宗教的课程。1892年他应聘为汉学教授,讲授汉语和满语课程。顾氏著述甚丰。他曾是德国研究女真文字的开创者,1896年发表的《女真的语言和文字》(Sprache und Schrift der Jucen)一直受到西方学者的重视。但他的主要贡献在研究中国文化与文学方面,既发表文章研究《神仙传》,也翻译过《封神演义》。对中国的民间文化和民间宗教也具有浓厚的兴趣,1898至1899年在华旅行,考察过厦门、北京的民俗,1901年出版的《北京民俗学》(Pekinger Volkskunde),即是作者此行的收获,颇获好评。《中国文学史》(G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初版于1902年,后又再版。是德国第一部由专家撰写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代表当时德国汉学的研究水平。他的遗著《中国的宗教礼俗》(Religion und Kultus der Chinesischen),是他1903至1904年间在柏林大学讲课的整理稿,是一部概论性的著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