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条
粿条乃潮汕地区特产,是河粉的另一种版本
粿条
潮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此如萝葡糕,潮人叫做“菜头粿”(菜头是萝卜的潮语别名),年糕叫做“甜粿”,面包叫“面粿”松糕叫“松粿”。而用米粉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叫做“粿条”,所以潮语的所谓粿,实际就是别处所称的糕,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
采用米、麦以及其他杂粮所制成的副食品称为“粿”的,除了潮属各县之外,闽南、海陆丰等地也是如此称谓的。至于香港一些餐室的所谓“贵刁”,实质也是潮语“粿条”的译音。在南洋做粿条生意的,都是华侨,它的制法根本和福建、潮州的相同,不过多加上些咖喱粉而已。这种小食,大概也为当地人士所喜爱,所以粿条也为当地人所熟识。香港餐室又从那里音译过来,名为“贵刁”。有的还郑重其事,加上“秘制”、“马来食品”等等字楼,实在却算不了什么“秘”。而所谓马来食品,不外是潮州粿条的马来化罢了。
在潮汕或海外的潮籍食物馆中,粿条多以炒和“泡”出现于席上。普通炒粿条是先将油锅烧热,放入粿条猛火炒之,再放入肉丝、虾仁等配料同炒上盘的。但也有把粿条垫底,再加上配料与汤的。沙茶炒粿条则是在配料上再加沙茶酱。炒粿的功夫全在油(月+劳)以及火候。油(月+劳)足、火候够,则香浓可口。
潮式粿品中还有一种蒸成半寸厚,切成三角形的“炒粿”,把它炒熟后,加上甜酱油,花生末等配料即成美味的小食。在汕头,炒粿最有名的是永和街口一摊,由于炒得可口,所以每天总是供不应求。到汕头的人,也总要到那里一试。汕头小食有“三绝”,就是:老妈宫(升平路头)粽球,西天巷蚝烙,永和街口炒粿。
鱼丸粿,即是广府人叫做“鱼蛋汤河粉”的,把粿条放进滚汤的鱼丸汤中泡了一会捞起,加上葱花、猪油、肉片、(鱼+帝)脯、鱼丸及汤汁即成。香港大牌档的“鱼蛋粉”(即潮州的泡粿条),就是这类吃法,但真正出自道地潮式做法的则很少,所以食起来味道当然要打折扣了。
汕头晨早还有一种早点,叫做“粿汁”的,它是用“炒粿”所用的那种“米粿”,切成条状加水煮至成酱状才进食的。这种粿汁有米的香味,吃时往往以卤汁、卤肉作菜,也有人用卤豆干等。粿汁只有晨早可以食到。清早起来,不大想吃其他东西,这时粿汁一碗,卤肉一块,油炸豆干三四角,便是经济而美味的早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