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灯果

金灯果俗称菇茑又称洋姑娘、红灯笼、戈力,是一种浆果,成熟后富含营养,滋味鲜美,主要产地在东北长白山区。金灯果外表被一层薄薄的枯叶包住。枯叶缝隙里可以看见金黄的果实,口感像牛奶,也有点像草莓,甜甜的,淡淡的。据说有开胃、助消化、补血、降压、提神之功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一定疗效。
金灯果 - 种属概述
金灯果为茄科酸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越冬。学名毛酸浆,又叫菇茑、甜姑娘、洋姑娘、红姑娘、挂金灯、灯笼草、洛神珠、菠萝果、黄金果、星星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是野生植物,全国各地都有生长,金灯果膨大的宿存萼可入药,有清凉、化痰、镇咳、利尿之功效。全草有泻下作用,治痛风,但有堕胎之弊,孕妇忌用。成熟的果实可生食、糖渍、醋渍或作果浆。果实香味浓郁,味鲜美。
金灯果 - 形态特征
金灯果为茄科酸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越冬。
植株高30~60厘米。茎分地上茎和根状茎。地上茎直立,节间膨大,无毛或有细软毛,双权分枝。根状茎横走地下。叶片在下部互生,在上部假对生,长卵形,宽卵形或菱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偏斜,叶缘波状,有锯齿。叶柄长。花单生于叶腋,花萼钟状,5裂,结果时花萼宽大、宿存、连生呈润钟形囊状,包围果实,具10纵肋,膜质。花冠白色,辐射状,雄蕊5个,着生于花冠基部,花药纵裂。子房2室,多胚珠。茎多分枝,铺散状,密被毛,叶互生,叶柄长3-7厘米,密生短柔毛,叶片广卵形或卵状心形,长3-9厘米,宽2-7厘米.浆果球状,直径约1.2厘米,黄色或绿黄色。种子多数,花果期6-10月。 果实为浆果,球形,成熟时橙红色。未熟时绿色,酸苦。种子肾形。
金灯果的野生性状很强,适于各种土壤栽培。在3~42℃的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根系耐寒,根状茎可在中国北方严寒地区越冬,翌年萌发新株,一次栽植,多年收获。
金灯果 - 生长习性
金灯果的主要产地在东北长白山区,植株从叶片到叶茎长满了茸毛,一根主茎上往往能发出许多分枝,其花色淡黄,像一只只悬挂的钟。它的果实外面松松软软地包裹着一层薄薄的外衣,起初为绿色,成熟的时候为,果实甜中带酸,十分可口。适应性强,抗干旱,耐贫瘠。在植株生长期间,只要一场透雨,全年可不再浇水。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贫瘠的土壤少许施肥即可(每年50斤复合肥),温度在18-38℃之间。因为它原是野生植物,抗病很强。
苗木生长周期短,苗龄30天后即可采收果实,可连续采摘两个月。果实漂亮,呈金黄色,晶莹剔透,大而整齐,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维生素C,对治疗再生性贫血有一定疗效,还有降压、降脂、化痰、镇咳、清热、利尿的功效,在公元前300年的《尔雅》中即有记载。吃时甘甜爽口,口感极佳,回味悠长,老少皆宜,是一种上佳的野生绿色果品。生命力旺盛,分枝性极强,结果率很高,每个分枝可长数节,每个节上着生1-2个果实,单果重6-10克,平均单株可产1斤以上,亩产高达1000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