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束皙
束皙画像

束皙,(263—302)西晋学者、文学家。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

汉太子太傅疏广后。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自东海徙居沙鹿山南,因去疏之足,易姓束。晚年迁居丹阳。

少游国学,博士曹志誉为“好学不倦,人莫及”,与兄理俱知名。

后还乡里,察孝廉,举茂才,皆不就。

璆娶石鉴侄女,弃之,鉴以为憾,讽州郡公府不得辟,故皙等久不得调。

其性沉退,不慕荣利。

元康中,乃拟东方朔《客难》作《玄居释》,阐述“道无贵贱”、“守分任性”的观点,并借叹息往世,寄托对当时政治生活的感慨,为张华所赏,召为掾,又为司空王晃所辟。

华为司空,复以为贼曹属。他是当时多闻博识而精于古文的学者,他后转佐著作郎,撰《晋书》帝纪、十志,迁博士。曾作《玄据释》以拟《客难》,从不拿学问作为争取荣华富贵的工具。

因此,其学术造诣颇深,他撰写的《七代通志》、《三魏人士传》、《五经通论》、《发蒙记》等鞯著作,均被后世学者推崇备至。

永康元年(300),赵王伦辅政,召为记室,疾辞罢归,教授门徒。旋卒。皙博闻广识,著名于时。太康二年(281),出土汲冢古文竹书,皙继荀勖、卫恒等随疑分释,以今文写定,迁尚书郎。著述甚富,有《三魏人士传》、《七代通记》、《晋书》纪志、《五经通论》、《发蒙记》等,皆亡佚。

今存《补亡诗》六首及《饼赋》等赋作数篇。其《补亡诗》,意在补《诗经》中“有义无辞”的《南陔》、《白华》等六篇,对偶精当,语辞流丽,不脱西晋气息。

明张溥谓:《补亡诗》志高而词浅,欲以续经,罢不胜任也。”

其赋文笔质朴,《贫家赋》、《近游赋》、《劝农赋》、《饼赋》等,皆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不合崇尚绮丽的文坛时尚,因此为时人鄙薄。

《隋书·经籍志》载其有集七卷,已佚,明张溥辑有《束广微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