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
裂: liěliè
部首:衣,部外笔画:6,总笔画:12
五笔86&98:GQJE仓颉:MNYHV
基本字义
● 裂
liè
破开,开了缝(fèng ):~开。~纹。~缝。~痕。~变(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过程)。~隙。~罅(裂缝)。分~。破~。决~。割~。扯~。
其它字义
裂
liěㄌㄧㄝˇ
物体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着怀。
汉英互译
裂
crackrendsplit
详细字义
裂 liě
〈动〉
(1) 〈方〉∶物件的两部分向两边分开 [with two parts of sth.separated to both sides]。如:裂着怀
(2) 另见 liè
常用词组
裂巴 liěba
[bread] 〈方〉∶面包
基本词义
裂 liè
〈名〉
(1) (会意。从衣,从列,列亦声。本义:裁剪后的丝绸残余)
(2) 同本义 [odd bits of cloth]
裂,缯余也。——《说文》
垂带而厉(裂)。——《诗·小雅·都人士》
纪裂繻,公谷以履为之。——《左传·隐公二年》
(3) 又如:裂繻(汉制,裂缯帛为符信,凭以出入关隘)
(4) 裂缝 [chink;crack]。如:破裂(出现裂缝)
(5) 两相邻部分连接处形成的线或沟;常指裂开而成的线 [suture]。如:豆的腹裂
词性变化
裂 liè
〈动〉
(1) 裁剪;扯裂 [cut into parts;cut;clip]
裂,裁也。——《广雅》
裂裳帛而与之。——《左传》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裂帛(撕裂布帛;裁剪布帛作为书信);裂素(裁剪白绢以绘画作文);裂破(撕坏);裂裳(撕裂衣裳)
(3) 割,分 [divide]
裂,分也。——《广雅》
裂地而封之。——《庄子》
(4) 又如:裂土(割据土地);裂石流云(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裂土(给有功之臣分封土地);裂饼(分饼。亦指把所爱之物分赐他人);裂地(划分土地);裂拆(分裂,裂开)
(5) 分裂;裂开 [split;break up]
衣裳绽裂。——《礼记·内则》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注:“分离也。”
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记》
四极废,九州裂。——《淮南子》
马首裂。——明· 魏禧《大铁椎传》
股落腹裂。——《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分裂(整体的事物分开);爆裂(突然破裂);裂眼(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裂肤(皮肤冻裂。形容严寒的样子);裂冠毁冕(碎裂其冠,毁坏其冕。比喻绝意仕进);裂冕挂冠(比喻抛弃冠晚,不再为官;挂冠求去,致仕归隐);裂地(地面坼裂;使地面开裂);裂眦(裂眦。因发怒而眼睛睁得极大,眼眶似乎要裂开。形容极其忿怒的神态);裂绝(破坏断绝);烈敝(破裂损坏)
(7) 另见 liě
常用词组
裂变 lièbiàn
[fission] 原子核的分裂(如利用中子轰击),尤指当某些重元素(如铀和钚)分裂成近似相等的几部分时导致巨大能量释放的那种分裂
裂唇 lièchún
[harelip;cleftlip] 先天性畸形,上唇直着裂开。也叫“兔唇”
裂缝 lièfèng
[rift;crevice;crack] 一条细长的开口,细隙缝
裂谷 liègǔ
[rift valley] 地壳运动中,在两条断裂地带之间形成的凹状谷地,其底部平坦,两壁平直或呈阶梯状
裂果 lièguǒ
[dehiscent fruit] 一种干果,果皮在果实成熟后裂开,如角果、蒴果等
裂痕 lièhén
[rift;crack;fissure] 小裂缝。比喻感情破裂
裂开 lièkāi
[break;split open;rend] 因或似因撕裂、分裂或破裂而分开
袋子裂开了,白糖漏了出来
裂口,裂口儿 lièkǒu,lièkǒur
(1) [breach;gap;split]∶裂开口儿
手冻得裂口
(2) [vent] [地]∶火山口
裂理 lièlǐ
[rift] 最易劈裂的方向;尤指花岗岩的裂理——特为采石工所常用
裂片 lièpiàn
(1) [splinter]∶一种细薄的、常呈锯齿状的或针状的劈裂的碎片
(2) [bothridium]∶从四叶目绦虫头部生出之物,用作吸附器官
(3) [lobe]∶植物器官的裂片或圆裂片
叶的裂片
(4) [valve]∶开裂的囊或荚分裂成的若干片之一
裂纹 lièwén
(1) [crack on the surface]∶细小的裂缝
一个满是裂纹的瓷瓶
(2) [wrinkle on the skin]∶皮肤上的裂隙
裂璺 lièwèn
[crack; sign that sth. will split open] 器物上的裂纹
裂隙 lièxì
[crack;crevice;fracture] 裂开的缝儿
裂罅 lièxià
[rift;crevice;fissure] 破裂之缝隙
裂牙 lièyá
[schizodont] 一个多核的营养子,它分节而成裂殖子
裂殖菌 lièzhíjūn
[schizomycete] 用分裂方法繁殖的菌
大多数细菌都是裂殖菌
【申集下】【衣字部】 裂 ·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6
【唐韵】【正韵】良辥切【集韵】力蘖切【韵会】力辥切,𠀤音列。【说文】缯馀。【徐曰】裁剪之馀也。又【广韵】襞裂,破也。【礼·内则】衣裳䘺裂,纫箴请补缀。【晏子·杂下篇】女子而男其饰者,裂其衣,断其带。又灭裂。【庄子·则阳篇】治民焉,勿灭裂。又【韵会】力制切,音例。与厉通。【礼·内则注】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韦,女用缯,有缘饰之,则是鞶裂与。【疏】案传作鞶厉,古时通为一字。又人名。【春秋·隐二年】纪裂繻来逆女。【说文】作𧚲。
考证:〔【左传·隐二年】纪子帛名裂繻。〕谨按左传无此文。改春秋隐二年,纪裂繻来逆女。
【卷八】【衣部】 裂
缯馀也。从衣𠛱声。良辥切
《镜》系列中的裂
在沧月的系列小说《镜》中,“裂”是一种可怕的法术,由海皇苏摩所修炼。他是将自己的魂魄神智分裂开,将另一半的“恶”封入他的傀儡弟弟苏诺体中,然后通过本体,用引线操纵傀儡杀人(苏摩也是一个傀儡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反噬(因为每一种法术都会有反作用,如果施用法术失败,在施法者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咒语将以起码三倍的力量反弹回施术者本身。而即使施用成功,也会有一定的力量反弹回来,造成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苏摩将自己一部分神魂分裂出来,封入傀儡体中,用傀儡作为替身来承受反噬,那么他就可以无止境地提高自己的法术。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很可怕的,在他本体修炼提高的同时,承受反噬力折磨的傀儡力量也在同时积累,这就会渐渐脱离修炼者的控制,到时候是修炼者控制它,还是它控制修炼者,就很难说了。这样就会导致一个结果,一个“本来”的他,一个是“恶”的他,一个身体里面有两个截然相反的魂魄激烈争夺着,最后,必然会发疯。而且,修炼者在修炼“裂”的过程中,如果选择放弃,那么修炼者多年积累的力量便要随之散去,全身关节尽碎,筋络齐断,成为一个废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