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放
徐放(1940—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字受之,斋号还艺堂,江苏连云港人,上海出生,现任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上海美协海墨画社秘书长,上海美术教育研究会顾问,上海中国书画函授学院教授等职。在艺术院校执教绘画至今。因自幼习艺,读书勤奋,泛览文史,爱好众多,博习琴棋书画,京昆岐黄,尤钟情丹青。十六岁上投为江南花鸟画大家江寒汀门下,自此,焚膏继晷,潜心系统研习历朝画艺逾40载。最是服膺新罗、虚谷、八大、任颐的人品、画品,一页在手反复摹写不辍,或有悟及,乐不可滋。历来创作甚勤,讲究传统,但力求自出机杼,重气韵,好奇构,不拘一格,快意为止,耻学不眨眼。画作在国内外频繁展出,经常为报章、杂志、书籍、画册所刊载,并时常去企业、农村、部队、院校对客挥毫,以广画艺,以及参加各种公益性艺术活动。曾编有《中国画教学大纲》、《中国花鸟画教材》,曾有《国画的表现形式》、《浅谈中国画的科学性》、《五彩滨纷的墨色》等美术论文发表于刊物。《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名人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均有介绍。
徐放徐放,中国沈阳市人。主任中医师。“全国著名中医心脑血管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名中医”、“沈阳市名中医”称号。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现在沈阳市中医院“沈阳中医名医馆”心血管病专家门诊。担任辽宁省药学会老年药学会委员,辽宁省中医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血栓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是“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劳动模范”。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还曾多次被评为沈阳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还被授予沈阳市“十大白衣天使”、沈阳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等。
毕业后曾从师于李玉奇、查玉明、周学文、李德新、郭恩绵、马智、关庆增、杨积武等全国名医,一直从事中医药治疗预防中老年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与临床工作。主攻高血脂症、高血压病、高粘血症、心脑血管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病以及各种心脏病、糖尿病的并发症、无名热、风湿热、老年病、考试综合症、呼吸系统疾病等。近几年,又以冠脉介入疗法后防治再狭窄作为主攻方向,以“血脉”为研究对象,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医药治疗的科学性、先进性。1990年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去菀陈莝法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科研项目。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内经》的“去菀陈莝”理论,并通过动物实验和200名患者的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85%以上。证实了中医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亲自创制了中药“轻身调脂片”。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吸收、分解和排泄,具有提高抗氧化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而且对于血小板聚集率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实:课题用药可以预防食饵性高脂血症的作用明显。对于SOD、MDA亦有作用。病理实验表明观察用药具有抗脂肪肝的作用。因此通过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任主任委员的成果鉴定,获省级科技成果,获沈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沈阳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又在《金匮要略》大黄蛰虫丸治疗干血痨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应用虫类药物治疗高粘血证的设想,主持了沈阳市科委《中药康脉降粘片治疗高粘血症的临床研究》科研项目。并且研制了“康脉降粘片”。通过临床观察,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粘度,尤其是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而且对于预防中风和防止复发、中风先兆有较好的疗效。
2005年又运用中医《内经》: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及“治未病”“治病求本”,“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理论,设计参加了辽宁省科委《中药“伏九”贴敷的机理研究》科研项目。为了证实中医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实用性,进行了大样本的临床疗效观察,在生化检验、放免检验、病理实验等方面,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20多年来撰写论文20余篇,其中6篇发表于国家级杂志,3篇发表于省级杂志,并发表翻译论文6篇。参编《现代老年药学》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