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语·铁桥【拼音】:tiě qiáo

【注音】:ㄊㄧㄝ ˇ ㄑㄧㄠˊ

[词语解释]释义:(1).用钢铁等建造的桥,多为通火车之用。

释义:(2).指 广东省 增城县 东罗浮山中的石梁,望之如桥,因称。

【出处】:唐曹唐《送羽人王锡归罗浮》诗:“石磴倚天行带月, 铁桥 通海入无尘。” 宋苏轼《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 铁桥 石柱 连空横,杖藜欲趁飞猱轻。”自注:“山有 铁桥 、 石柱 ,人罕至者。”

【示例】:清林则徐《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诗:“ 铁桥 石柱 我未到, 黄湾 胥口 先句留。”参阅 明陈琏《罗浮山志·洞天福地》。

释义:(3).地名。在 云南省 中甸县 境。 唐 置铁桥,跨 金沙江 ,以通 吐蕃 。 吐蕃 于此置 铁桥城 ,为 吐蕃 十六城之一。

【出处】:《旧唐书·德宗纪下》:“﹝ 贞元 十年﹞南诏异牟寻 攻收 吐蕃 铁桥 已东城垒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民众十万口。”

桥梁·铁桥在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是黄河上的第一座铁桥,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镇远桥。根据清道光“兰州府志”记载,该桥以二十四艘大船贯连,浮于河面,冬拆夏设。严冬时黄河结冰,车马都可通行。

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年),改浮桥为铁桥,是黄河上游第一座铁桥。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全部工程共耗白银30余万两。登桥远望,不远处的黄河如带,蜿蜒盘曲,为兰州这一工业城市增色不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