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秦晓

秦晓,男,汉族,1947年4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1975年山西矿业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1976年在煤炭部、石油部工作(1983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1986年在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1995年4月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中信实业银行董事长、亚洲卫星公司董事长。2000年7月任中信公司副董事长。2000年10月任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2001年主席。2001年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和招商银行董事长。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兼职教授。日本丰田公司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关经济学和经济管理方面的论文并出版了专著。

发表的部分学术文章:

1、从“生产函数”到“替代函数”

——关于现代大型公司总部功能的研究

(本文摘自作者向英国剑桥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从“生产函数”到“替代函数”—— 关于现代大型公司总部功能的研究》中的引言一章)

(刊登于《改革》2003年第1期)

2、恐怖主义问题的产权经济学分析

(刊登于2002年1月23日《中国经济时报》)

3、金融混业经营之我见

(刊登于2002年5月17日《财经时报》)

4、银行业的风险和风险防范

(刊登于《中国外汇管理》2003年第2期)

5、经济全球化:目标、途径和我们的选择

(该文2001年11月28日刊登于《中国经济时报》并发表在《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1-2期)

6、组织控制、市场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安排

(刊登于《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7、科技、人本和资本

——21世纪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刊登于《经济导刊》2000年第5期)

8、转机与整固

——对上半年经济运行和走向的认识

(刊登于《经济导刊》2000年第5期)

9、从结构和制度层次看亚洲的金融危机和危机之后的复苏

(刊登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3期)

10、金融业的“异化”和金融市场中的“虚拟经济”

(刊登于《改革》2000年第1期)。

11、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问题和前景

(刊登于《经济导刊》1999年第4期)

12、199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和问题

(刊登于《经济导刊》1999年第四期)

13、货物流、资本流和经济周波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刊登于《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14、在增长中挤压泡沫、改善结构

——实施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次软着陆”

(刊登于《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

15、关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思路框架

(刊登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1期)

16、企业兼并、收购中的结构设计和财务评价

——兼谈投资银行的角色和功能

(全文分上、下两部分连载于《经济导刊》1996年第1期和第2期)

17、关于大型国有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组织替代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方式

( 刊登于《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3期)

18、制度、交易费用和M型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的再认识

(刊登于《改革》1994年第6期)

19、大公司战略

——90年代中国深层经济问题的认识和选择

(刊登于《管理世界》1992年第3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