嗱喳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车仔面,又名嗱喳面,是香港人对一种廉价面食的称呼。

车仔面出现在市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的年代。贩卖熟食的小档挤满街道,消除饥饿是进食的最主要目的。贩卖车仔面的木头车中放置了用金属做成的“煮食格”,分别放有面条和“配料”,包括有:鱼蛋、牛丸、猪皮、猪红、萝卜等平价菜色。顾客可为面条自由选择“配料”,低下阶层以此作膳。

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和卫生要求提高,街头熟食贩卖渐渐减少。车仔面却已走进茶餐厅和食堂,成为餐牌上的菜色,也有小型专售车仔面的店铺。而车仔面的配料亦有所转变,包括各式肉丸、鱼胶等;而面条亦有多种选择,计有:粗面、油面、米粉、公仔面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