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梵语s/aiks!a-as/aiks!a,巴利语sekha-asekha。‘学’与‘无学’之并称。学,即有学,指虽已觉四谛之理,但因未断烦恼,故仍须学习戒、定、慧三学者。在四向四果中,除最后之阿罗汉果外,其余四向三果等七者皆为有学;相对于此,证得阿罗汉果者,已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学习,称为无学。以上系小乘之说,大乘佛教则谓十地以前之菩萨皆为有学,佛果方为无学。法华文句卷八上(大三四·一○七中]:‘研真断惑名为学,真穷惑尽名无学。研修真理,慕求胜见,名之为学,学位在三果四向真无漏慧也。阿罗汉果研理已穷,胜见已极,无所复学,故名无学。’[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法华义疏卷九](参阅‘阿罗汉’369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