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拼音:jī hán

饥饿并且寒冷,多指环境艰苦.

1.饥饿寒冷。《国语·周语下》:“然则无夭昏札瘥之忧,而无饥寒乏匮之患,故上下能相固以待不虞。” 唐杜甫《莫相疑行》:“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殷夫 《我们的诗》:“我们不应忍饥寒,我们不应受蹂躏,我们是世界的主人。”

2.指饥饿寒冷的人。 宋 苏轼 《徐州谢奖谕表》:“既蠲免其赋调,又饮食其饥寒。”

3.饥饿寒冷。饥,通“ 饥 ”。 清 顾炎武 《顾与治诗》:“士之生而失计,不能取舍,至有负郭数顷,不免饥寒以死。”

4.指饥寒交迫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饥寒之不恤,谁遑其后?”

5.例如《理想》里的:“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