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金粟兰

金粟兰(Chloranthus spicatus (Thunb.) Makino)

名称 金粟兰

别名 珠兰|鱼子兰|茶兰

拉丁名 Chloranthus spicatus

科名 金粟兰科

属名 金粟兰属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南部。自然分布在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老株基部稍木质化,茎直立稍披散状,茎节明显,节上具分枝。叶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钝锯齿,叶面光滑稍呈泡皱状。穗状花序顶生。花黄色,有浓郁幽香。花期8-10月。

生长习性:喜温暖、潮湿和通风的环境。喜阴,忌烈日。要求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培育:用分株、扦插和压条繁殖盆土可用一般的栽培土,掺河泥20%,但要求排水性能好

景观用途:金粟兰花金黄色,枝叶青翠,香似兰花。极宜盆栽。也可植于石旁、树下。花可薰茶,还可提取芳香油。全草可入药。

“金银珍珠一串串,雏鸡争仰憩花间。鱼子怎撒绿丛中?馨香弥漫犹迷眼。”花若珍珠,又似鱼子的金粟兰,浓香袭人,令人喜爱。

金粟兰(Chloranthus spicatus(Thunb)Makino),为金粟兰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原产我国南部。叶对生,圆卵形,绿色。茎直立或铺散生长,有茎节。株高30厘米至60厘米。穗状花序顶生,小花黄绿色如粟米,故名。花形亦像米兰,香味浓烈,为著名的香花。花期5月至10月,第一批花最香。因其花形似鱼子,故又叫鱼子兰。花形和花序又像串串珍珠,亦如鸡爪一般,所以又叫珠兰和鸡爪兰。金粟兰可植于庭院路边等处,也宜盆栽,置阳台、室内、走廊等处观赏。花可熏茶,即著名的珠兰花茶。常见栽培的还有白花品种,高达2米,干粗节大,易倒伏,应加以支撑物。

金粟兰生性强健,容易栽培。它性喜阴湿环境和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怕直晒,稍耐寒。其繁殖用分株法,在春秋进行,亦可将其茎节处已生根的枝段切下栽植。花后修剪并用液肥,以保株形美和来年多花。

金粟兰全草入药。味辛、苦。有活血驱虫、祛风湿、接筋骨之效,主治风湿病、跌打损伤、感冒、腹痛、偏头痛、肺结核、咳嗽、顽癣和疔疮等症。

被子植物,金粟兰科。亚灌木植物,株高30-60厘米。叶对生,厚纸质,椭圆状倒披针形,长4-10厘米,宽2-5.5厘米,叶缘具纯齿。穗状花序排成圆锥花序状,生茎顶,花两性,缺花被,雄总3枚,子房卵形。芳香植物,花极芳香,鲜花可熏茶。花与根状茎可提取芳香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