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仙霞关
仙霞关

仙霞关为中国古代关隘,闽浙往来要冲。

仙霞关位于今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南仙霞岭上,地当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关城东西与高山相连,南北有狭路沟通,为古代衢州(今浙江衢县)往来建州(今福建建瓯)之咽喉要地。

唐乾符五年(878),黄巢起义军转战浙东,辟仙霞岭路,经此进入福建。仙霞岭路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浦城 100余公里,曲折狭窄,两侧山高谷深,接岫连峰,其间有窑岭、仙霞岭、茶岭、小竿岭、枫岭(大竿岭)、梨岭(五显岭)等险隘,合称仙霞六岭。六岭中以仙霞岭最为险峻。仙霞关为其重要关隘,由四座石砌关门组成。

仙霞关

明成化年间(1465~1487),仙霞关设巡司戍守。明末,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拟据仙霞之险阻击清兵,后因明将郑芝龙撤除仙霞守军,清兵遂越关南进,直抵福州。

今浙江江山至福建浦城有公路相通,仙霞关已失关隘作用。仙霞关1963年被列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岭南的廿八都古镇,保存着大批古建筑群,具有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仙霞关为闽浙往来要冲。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城南42公里的保安乡,海拔591米,距福建省浦城县界10公里。仙霞岭自古以来就以险要称著,长20公里,其间28曲,曲折陡峭,周围百里皆高山深谷,仅通一线,鸟飞能渡,匹马难行。真是山崇岭峻,悬崖削壁,势彻云霄,犹如天堑。古人因势为关。关就隘口砌石立关门,关门为花岗岩石砌三道拱门。从保安至龙井有4关,上下各二,从一关至二关有石阶1195级,再87级至脊,脊有关岭亭,座落在关帝庙前,庙右侧清泉一泓;还有妖面庵,内有“天一亭”、“岩霞池”,脊南下81级为第三关,再下128级为第四关。一二关向浙江关闭,三四关向福建关闭。昔日据此,可北拒浙侵,南防闽犯,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仙霞关

宋绍兴中,史浩率师入闽时,经过此关,曾招募人夫,以石甃路,于是险稍平,通行较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即以此为革命根据地,陈毅元帅在《过太行山书怀》中曾说:“历代起义军,仙霞揭竿起,武夷品新茶,仙霞曾游击”。粟裕将军也说:“来自仙霞革命火光,映照得浙西一片火红”。

仙霞关于1963年被浙江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一新,且覆被良好,古木参天,朝晖夕荫,气象万千,实为怀古的胜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