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冷热病

lěngrèbìng

疟疾,俗称“冷热病”、“打摆子”,是疟原虫通过蚊子(按蚊)传播的人类最严重的寄生原虫感染性疾病。多在夏秋季发病,病人大都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发冷停止后继发高热、头痛,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又恢复正常。如此症状可间隔一到两天反复周期性发作。疟疾症状典型,便于诊断,但由于疟原虫大量破坏红细胞,多次发作时可引起贫血、肝脾肿大,严重影响健康,还可导致孕妇流产或死胎,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统计显示,每年全世界约有5亿人感染疟疾,近200万人因其死亡,其中大部分为儿童。在中国,疟疾也仍然是高发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流行范围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受威胁人口达5.3亿人,随着疟原虫和蚊媒耐药性的普遍出现,防疟形势严峻。

[capricious changes in mood; sudden waxing and wanting of enthusiasm]∶比喻情绪高低不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