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荆条

植物荆条

中文名:荆条

拉丁名:Verbenaceae

英文名:Vervain Family

科 名:马鞭草科

属 名:牡荆属

别 名:牡荆、五指风、五指柑、土常山

特征性状:落叶灌木,高1-5米,小枝四棱。叶对生、具长柄,5-7出掌状复叶,小叶椭圆状卵形,长2—1

荆条

0cm,先端锐尖,缘具切裂状锯齿或羽状裂,背面灰白色,被柔毛。花组成疏展的圆锥花序,长12~20cm;花萼钟状,具5齿裂,宿存;花冠蓝紫色,二唇形;雄蕊4,2强;雄蕊和花柱稍外伸。核果,球形或倒卵形。花期长,6—8月,果期7—10月。主要靠播种或分株繁殖。

同科同属植物还有黄荆,性状及其相似。

分布用途:

我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山地阳坡上,形成灌丛,资源极丰富,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省、区。

叶、茎、果实和根均可入药,茎叶治疗久痢,种子为清凉性镇静、镇痛药,根可以驱蛲虫;花和枝叶可以提取芳香油。

茎皮可以造纸及人造棉。枝条坚韧,为编筐、篮的良好材料;也可栽培作为观赏植物。

荆条

开花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可得著名荆条蜜,在荆花开放季节,每群蜂可产荆条蜜15至20公斤。

荆条又是绿色屏障,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北自太行山、燕山,向南绵延至中条山、沂蒙山、大巴山、伏牛山和黄山等山区。北京北部山区、河北承德地区、内蒙古昭乌达盟和伊克昭盟等到地区都有自然形成的天然绿色屏障分布,是北方干旱山区阳坡、半阳坡的典形植被,对荒地护坡和防止风沙均有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荆条性强健,耐寒、耐旱,亦能耐瘠薄的土壤;喜阳光充足,多自然生长于山地阳坡的干燥地带,形成灌丛,或与酸枣等混生为群落,或在盐碱砂荒地与蒿类自然混生。其根茎萌发力强,耐修剪。

荆条蜜

荆条

荆条是著名的蜜源植物,其花采集而成的蜂蜜被成为荆条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荆条蜜、枣花蜜、槐花蜜、荔枝蜜)

荆条蜜呈浅琥珀色,易结晶,颗粒细小、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甘甜适口,口感好。是蜂业法规中明确指出的一等蜂蜜,结晶后细腻白色。

荆条蜜除具备一般蜂蜜美容健体润燥等功效外,还祛风解毒、润畅通便 促进消化助吸收、开胃健脾、调理肠胃,益气补中、发汗散热、散寒清目。益于气血不足、伤风头痛、目赤、失眠者。

相关词语荆棘

jīng jí

荆棘是现在常用的一个词语,它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

荆现名牡荆,是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古代又名楚,用来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称“荆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荆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后来还演变成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室”“拙荆”,或简称为“荆”。

棘是鼠李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它的枝条多荆,民间常用它作围篱。最早囚拘奴隶也以棘丛围绕。以后“丛荆”也成了囚拘之所的代名词。在科学时代,为了防止考场上传递作弊,围墙上也满插棘枝,故考场也称“棘院”或“棘围”。棘在野外常与荆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一词。荆棘丛生最易阻塞道路,又借喻作艰险处境或者纷乱局面,成语“披荆斩棘”和“荆天棘地”由此引申而来。同时也泛指为困难和阻止前进的障碍

负荆请罪

荆条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荆钗布裙

词目:荆钗布裙

发音:jīng chāi bù qún

释义: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出处:《太平御览》卷七百十八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南朝·宋·虞通之《为江敩让尚公主表》:“年近将冠,皆已有室,荆钗布裙,足得成礼。”

示例:况~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与其后悔,莫若无成。(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拙荆

古汉语,古人指自己的妻子,有自谦的意思。

荆现名牡荆,是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古代又名楚,用来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称“荆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荆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后来还演变成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室”“拙荆”,或简称为“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