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像物理上独立的磁盘那样工作的物理磁盘部分。创建分区后,将数据存储在该分区之前必须将其格式化并指派驱动器号。
在基本磁盘上,分区被称为基本卷,它包含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在动态磁盘上,分区被称为动态卷,它包含简单卷、带区卷、跨区卷、镜像卷和 RAID-5 卷。
分区:是物理磁盘的一部分,其作用如同一个物理分隔单元。分区通常指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主分区:是标记为由操作系统使用的一部分物理磁盘。一个磁盘最多可有4个主分区(或者如果有1个扩展分区,则最多有3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是从硬盘的可用空间上创建的分区,而且可以将其再划分为逻辑驱动器;创建扩展分区不需要有主分区。
新硬盘买来后都必须分区才能使用。
分区的深入理解
1.主分区和逻辑驱动器 主分区的特性是在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是活动的,当一个主分区被激活以后,同一硬盘上的其他主分区就不能再被访问。所以一个主分区中的操作系统不能再访问同一物理硬盘上其他主分区上的文件。而逻辑驱动器并不属于某个操作系统,只要它的文件系统与启动的操作系统兼容,则该操作系统就能访问它。主分区和逻辑驱动器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每个逻辑驱动器分配唯一的驱动器名(盘符),而在同一硬盘上的所有主分区共享同一个驱动器名,因为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主分区是活动的。这就意味着某一时刻只能用共享驱动器名访问活动的那个主分区。2.驱动器名的分配启动系统时,活动分区上的操作系统将执行一个称为驱动器映像的过程,它给主分区和逻辑驱动器分配驱动器名。所有的主分区首先被映像,而逻辑驱动器用后续的字母指定。例如,假定硬盘活动分区的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与所有的逻辑驱动器文件系统兼容,但如果逻辑驱动器文件系统与启动的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不兼容,该逻辑驱动器将被忽略。例如上图所示的分区中,若第二逻辑驱动器属于这种情况,则映像将如下图: 如果你的PC有两个硬盘,则每个硬盘可以被分为1—4个分区,它们可以有各自的主分区和扩充分区。如果文件系统兼容,操作系统将如上图那样分配驱动器名。
分区机制:
微软视窗
微软视窗的标准分区机制是创建一个分区 C:,其中操作系统、数据和程序都在这个分区上。然而,它推荐创建不同的分区或者使用不同的硬盘,其中一个分区上存储操作系统;而其它分区或者驱动器,则供应用程序或者数据使用。如果可能的话,在不包含操作系统的硬盘上,为交换文件建立一个单独的分区,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两个硬盘都不会断电。在进行一点儿预分区工作之后,很容易就可实现操作系统不存储在 C 分区上甚至是 C 分区根本就不存在。这样做有一些益处,一些设计拙劣的病毒或者特洛伊木马将不能覆盖关键的系统文件或者控制系统。“我的文档”文件夹、“特殊文件夹”主目录可以加载到一个独立分区上以利用所有空闲空间。
UNIX 系统
对于基于UNIX或者如Linux这样类似于Unix的操作系统来说,分区系统创建了 /、/boot、/home、/tmp、/usr、/var、/opt和交换分区。这就保证了如果其中一个文件系统损坏,其它的数据(其它的文件系统)不受影响,这样就减少了数据丢失。这样做的一个缺点是将整个驱动器划分成固定大小的小分区,例如,一个用户可能会填满 /home 分区并且用完可用硬盘空间,即使其它分区上还有充足的空闲空间。良好的实现方法要求用户预测每个分区可能需要的空间;有时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典型的桌面系统使用另外一种约定;“/”(根目录)分区包含整个文件系统和独立的交换分区。 /home 分区对于桌面应用来说是一个有用的分区,因为它允许在不破坏数据的前提下干净地重新安装(或者另外一个Linux发行版的更新安装)。[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