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承筋

承筋 Chengjin(BL 56)

[别名]腨肠,直肠。

[穴义]膀胱经的上行阳气在此化风而行。

[名解]

1)承筋。承,承受也。筋,肝所主的风也。承筋名意指膀胱经的上行阳气在此化风而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足下部各穴上行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为风行之状,故名承筋。

2)腨肠。腨肠者,直肠也。腨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与大肠经的气血物质特性相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足下部各穴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富含水湿,性温热,与大肠经气血同性,故名腨肠。

【标准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取法】俯卧或正坐垂足位,在合阳与承山之,间腓肠肌肌腹中央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皮肤由股后皮神经分布。胫神经在腘窝上角处由坐骨神经分出,然后垂直下降至腘窝下角,在腘窝内的位置最浅,即在腘动、静脉的浅层。神经和血管穿比目鱼肌腱弓,进入小腿深、浅两群肌肉之间。神经由腘动脉的后方,渐至动脉外侧下降,没途发出若干分支,支配小腿后肌群、膝关节及小腿皮肤。胫神经和腘动脉的体表投影在股骨内、外侧髁连线中点,至内踝与跟腱连线中点的连线。

【功用】舒筋活络,强健腰膝,清泄肠热。

【主治病症】

1.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腰扭伤,腓肠肌痉挛或麻痹;

2. 其它:脱肛,痔疮,便秘。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足底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