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苏大马哈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马苏大马哈鱼

【纲名】: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

【目名】:鲑形目鲑亚目 (Salmoniformes Salmonoidei )

【科名】:鲑科鲑亚科 (Salmonidae )

【属名】:大马哈鱼属 (Oncorhynchus Suckley )

【种名】:马苏大马哈鱼(陆封型) (masou (landlocked)(Brevoort) )

【分布】:吉林图们江上游,珲春河上游,密江上游,台湾大甲溪上游。

【分类和外形】:

有陆封型和泅游型之分。陆封型喜群居冷水,个体较小,眼较大,体侧有8-10个终身存在的紫黑色横斑,背部和侧线上下有紫黑色圆斑点分布,无红色斑点。

【生理特性】:

2龄雄鱼、3龄雌鱼促成熟。雄鱼头后不隆起。生殖季节雄性个体吻端突出呈钩状,领齿变强变黑。在图们江,泅游型每年3—4月份成群聚于江口并开始上溯,4—5月份大批进入图们江;8、9月份洪水下泄时成熟个体上溯至支流产卵。产卵场水质清澈,砂砾底质,水深约0.5米,流速平均0.7米/秒,水温11—20℃。卵粒赤橙色,怀卵量约3500粒。产卵时,通常1尾雄鱼追逐数尾雌鱼进入产卵场,雌鱼摆动尾鳍利用水流向四周掘动砂砾,形成椭圆形产卵床。雌鱼分数次排卵,受精卵落入产卵床内后由雌鱼利用尾鳍掘动砂砾加以覆盖。产过卵的亲鱼守护在旁。经2—3日后亲鱼全部死亡。一般在淡水中生活1年后的幼鱼开始分离成泅游型和陆封型。

【价值和危机】:

马苏大马哈鱼是我国大麻哈鱼属中徊游种类分布最南的一种,南限达北纬350,对温度的适应较高,是内陆驯化对象之一。属名贵经济鱼类,肉质细腻而味美,探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其资源锐减濒于枯竭。国内见于黑龙江和吉林。

【台湾马苏大马哈鱼】

物种代码05164000701

中文名台湾大马哈鱼

拉丁名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m

俗名 犁山鳟,樱花钩吻鲑,次高山鳟,台湾马苏大马哈鱼,台湾钩吻鲑

CITES公约附录未列入

IUCN等级未列入

红皮书等级濒危

国家保护等级未列入

濒危原因过度捕猎

保护措施保护行动计划,严禁捕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