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是一家以出版各类高校教材、专著及其他科技书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1985年2月6日批准成立,其ISBN前缀为7-5625。建社18年来,该社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办社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忠实履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
该社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坚定不移地走专、精、特的发展道路,紧紧依托我校地球科学的优势和特色,出版了一大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函授生及成人教育的优秀教材、教学参考书、工具书以及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著作、论文集、译文和其他科学文化书籍1700多种(其中出版英文图书数十种)。台湾购该社版权图书3种,朝鲜译该社1种图书为朝鲜文,新疆民族出版社译该社1种图书为维文,购买版权的图书2种,与俄罗斯等国同行合作出版了《岩心钻探学》等多套教材、专著。
该社出版的不少教材、专著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微体古生物学》(郝诒纯院士等著)荣获国家教委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钢等,修订版,被教育部评为高校优秀“两课”教材,并获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地质勘探中的统计分析》(赵鹏大院士等著)和《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王鸿祯院士等著)以及《造山带结构与演化的现代理论和研究方法》(杨巍然教授等著),分别获国家教委首届、第二届优秀学术专著优秀奖;《云南个旧锡-多金属成矿区内生成矿作用的动力学体系》(於崇文教授等著)、《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张本仁教授等著)、《中国南岭及邻区钨矿床矿物学》(李逸群高级工程师等著)、《地质矿点源信息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吴冲龙教授等著),分别获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优秀教材、优秀著作180多种。珠宝系列书和大学英语系列书倍受读者的青睐。
面对我国加入WTO和出版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该社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认真组织全社干部、职工全面总结过去的办社经验教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该社在发展中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重新明确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要以服务地大和国土资源行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本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国土资源行业发展、科技进步需要,将选题策划和出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挖掘本校拥有的学术资源并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成该社的出版优势上来,坚定不移地走特色鲜明、学术水平高、两个效益显著、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发展道路。该社目前及未来一个时期重点实施的出版计划有:①地学、资源、环境、珠宝等领域经典教材、优秀学术名著等精品出版工程;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领域系列优秀教材、参考书、专著出版工程;③珠宝首饰设计、加工工艺、鉴赏、评估培训教材及参考书出版计划;④素质教育系列精品读物(含地球科学系列科普读物)出版计划,以争取尽快形成几个既能反映本校、本社特色和优势、又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出版物系列。
与此同时,该社启动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局域网及出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程,计划经过五年的建设,建成能够满足本社业务发展需要的局域网和出版信息管理系统,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管理,实现全社编务、出版、发行、财务管理等网络化、数字化和出版编务工作自动化,取得互联网出版权,成为与我校学术地位相称的学术出版服务体系。一年多来,该社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已经购置一批高档计算机和其他硬件设备,安装了云因公司的财务、发行管理软件,申请了二级域名,建成了出版社局域网并通过调试,试运行情况良好,基本完成社内计算机与局域网的连接,财务、发行管理正在朝着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方向迈进。该社是“中国高校教材网”第一批入网高校出版社,已经陆续收到网上订单;2002年6月,该社与方正软件公司签订了使用方正Apabi软件在网上出版和销售该社ebook的协议,开始了ebook出版和销售探索,并正式向主管部门申请互联网出版权。所有这些工作,必将为该社跟上出版业技术革命步伐、拓宽该社业务范围、扩大业务量提供铺垫。
该社目前设有社长办公室、总编办公室、出版部、财务部、市场营销部、读者服务部、策划编辑部和3个编辑室,此外还办有一个独资的武汉地大瑞普开发公司。现有正式职工34名,其中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8名,学士2名;正高2名,副高6名,两者共占23.5%;中级15名,占44.1%。
面向21世纪,多出高层次、高质量、有特色的精品图书,为努力教学、科研服务,为繁荣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服务是该社的宗旨和执著追求,并愿与出版界的同仁共同为争取一个持续、稳定、健康、质优的新的出版繁荣局面而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