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羽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成语】拼音: ài xī yǔ máo

解释: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珍惜自己的名声,常和“严于律己”等词连用。

示例: 灰鹤与他都是高傲的,~的,而他与它们的高傲只是一种姿态而已,没有用,没有任何的用。(老舍《四世同堂》五十)

陛下爱其骨肉,臣敢惜其羽毛。 (明李贽《初谭集·父子四》)

但写出以后,却也不很爱惜羽毛,有所谓‘敝帚自珍’的意思。(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苟其人自惜羽毛,又知东人非始终可保,必不轻于依附。”(章炳麟《答某书》)

词性:中性成语;古代成语

近义词:自惜羽毛

反义词:臭名远扬

英文:cherish his feather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