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便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临床症状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排便经常感到困难。便秘的人,不仅会因为大便滞留而使毒素吸收过多,也因大便排出缓慢而比正常人吸收过多的胆固醇。因此,长期便秘的人,面色昏黯、臃肿,呈现出一种异常的病态面容。习惯性便秘常见于原发性肠蠕动功能异常,大便蠕动输送延缓等。

原因病理习惯性便秘原因,还是属于功能性的肠胃障碍,也就是找不到身体上实质的病变,多起因於紧张,压力大,肠胃蠕动失调,或者有便意忍便,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常见于原发性肠蠕动功能异常,大便蠕动输送延缓或巨结肠等。

另有其他原因:

1. 饮食组成不良:如米面过于精细,食量过少,食用含粗纤维特别是不消化纤维的蔬菜、水果、粮食过少,油脂太缺,饮水不足等。

2. 排便习惯不良:有便意时不及时排便,抑制便意。习惯排便时看书,不积极排便。依赖泻药排便或滥用泻药,使肠道排出敏感性降低。

3. 生活起居无规律,每日排便无定时,睡眠不足或久睡不起。长途旅行或因工作繁忙(如空中小姐)未养成按时排便习惯。

4.老年体衰排便无力,多胎妊娠全身体力过弱,膈肌、腹肌、肠壁平滑肌无力等,均可造成排便困难。

中医认为,便秘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造成的。

a.肠胃燥热型:饮酒过度,嗜食辛辣,使肠胃积热,耗伤肠液,大肠失濡,产生便秘、尿黄、腹胀痛、口干口臭等症,治疗以麻子仁丸清热润肠。

b.气机郁滞型:情志不畅,忧虑过度,或久坐少动,使气机郁滞,通降失常,大肠传导失职,产生便秘、腹胀、嗳气、胸胁痞满等症,治疗以六磨汤顺气行滞。

c.气血不足型:脾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产生便秘,大便时努挣无力,便后疲乏不适,大便并不干硬。若伴汗出气短的为气虚便秘。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的为血虚便秘。气虚便秘用黄芪汤益气润便,血虚便秘用润肠丸以养血润便。

d.脾肾阳虚型:素体阳虚,或病后、产后、年老,脾肾阳虚,阳气不足,阴寒凝结,肠道传送艰难,产生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怕冷喜暖、腹中冷痛等症,治疗以济川煎温阳通便。

治疗方法此病是由于胃内或肠中食物未完全消化或消化道蠕动力减弱形成食滞,致使胃肠内积存过多的气体、液体而膨胀,亦致于气不下降,出现便秘。此病宜行气导滞。

药方:厚朴15克、藿香12克、苏子12克、大黄5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一日三次。

西医治疗

1.刺激性泻药。这类泻药及其体内代谢产物直接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强,从而促进粪便排出。如果导片、蓖麻油、大黄等。此类泻药是便秘病人最常自服的药物,如果长期使用能引起肠道应激性降低的副作用,所以不宜常用。

2.是稀释性泻药,又称容积性泻药。这类泻药能阻止肠道吸收水分,使肠内容积增大。同时它们口服后很难吸收,能在肠内形成很高的渗透压,使水分和食糜容量增大。由于容量大,肠道被扩张,机械性地刺激肠道,引起肠蠕动增强而排便。这类泻药有硫酸镁、硫酸钠(芒硝)等。

3.润滑性泻药。如液体石蜡、食用油等。这类泻药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液体石蜡口服或灌肠后不被吸收,同时可以阻碍肠中水分的吸收。作为理想的通便剂,但有油渍污染内裤的现象,长期应用可干扰维生素A、D、K以及钙、磷的吸收。便秘的西医治疗方法,如何治疗便秘,如何预防便秘

对以上泻药可按作用时间选择应用。稀释性泻药作用时间快,服后4-6小时即可排出水样粪便,常伴有腹痛,主要用于急性便秘、顽固性便秘,不宜长用,服药后应多饮开水。刺激性泻药作用慢,宜临睡前服用,服后6-8小时排便。润滑性泻药适用于年老体弱者,液体石蜡每晚临睡前服10-20毫升,第二天早晨起床排便,有利于养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

【选用非处方药】

1.西药:乳果糖、比沙可啶、甘油栓、开塞露。

2.中成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苁蓉通便口服液等。

实用偏方

▲每日早晨起床后空腹吃梨2个,连服二周以上,有润肠之功。

▲鲜红薯叶500克,花生油适量,加盐适量炒熟后当菜吃,每日服1次以上。

▲枳实10克,每日1剂,水煎服。也可稍加大量,泡沸水当茶饮。

▲番泻叶20~30克,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饮。老年、体弱、产后不宜服。

▲冬瓜瓤500克,水煎汁300毫升,一日内分数次服下,润肠通便。

▲生附子15克,苦丁茶9克,炮川乌9克,白芷9克,胡椒3克,大蒜10克,共捣碎炒烫,装入布袋,置神阙(肚脐),上加热水袋保持温度,每日2次,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取菠菜200克,猪血150克同煮,熟后放盐少许,然后饮汤。

▲取草决明30克炒至适度、研碎,用沸水冲泡5~10分钟,每日l剂代茶饮。

预防保健1、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纤维素,多食富含植物纤维的食品,粮食如麦麸、糙米、玉米面、大豆等,水果如香蕉、苹果等,蔬菜如芹菜、韭菜、豆芽菜、茄子等

2、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与水果,早晚空腹吃苹果一个,或每餐前吃香蕉1-3个。

3、主食不要过于精细,要适当吃些粗粮。

4、晨起空腹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转腰,让水在肠胃振动,加强通便作用。全天都应多饮凉开水以助润肠通便。

5、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比如仰卧屈腿,深蹲起立,骑自行车等都能加强腹部的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促进排便。

6、每晚睡前,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7、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

8、通过自我训练,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早餐后5~10分钟定时入厕,即使有时排不出,也要养成定时习惯,每日坚持30分钟。坚持自我训练3个月,直至完全形成定时排便习惯为止。

9、多用产气食品:如生葱、洋葱、生黄瓜、生苤蓝、生萝卜等,利用它们在肠道内的发酵作用,产生鼓肠,以增加肠蠕动,利于排便

习惯性便秘患者适宜做医疗体操、医疗运动一、医疗体操:以腹部运动为主,可选用下列四节练习。

1、屈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屈膝提起,使大腿贴腹,然后还原,重复十几次。

2、举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举起,然后缓慢放下,重复十几次。

3、“踏自行车”:仰卧位。轮流屈伸两腿,模仿踏自行车的运动,动作要快而灵活,屈伸范围尽量大,时间为20~30秒钟。

二、医疗运动:最有价值的是步行、慢跑和划船。

1、步行:步行在清晨进行,起床后即到户外快速步行半小时,体力较差者可在早餐后作15分钟左右的散步;然后喝一杯开水上厕所大便。还可定期外出徒步行走两公里。

2、慢跑:跑和跳者可使肠管受到振荡,促进蠕动,有助于解除便秘。体力强者可以参加慢跑、打球等运动。

3、划船:划船的划浆动作能使腹内压周期性地增高,刺激肠管蠕动。

4、水浴:一般用冷水浴,根据体质和环境条件可分别选用擦身、淋浴或到江河湖海去游泳等方式进行锻炼。

5、按摩:仰卧位,腿稍屈曲,膝下用枕垫住,按照环行路线按摩腹部,即两手相叠推按,从右下腹部起,向上推至右肋部,接着在脐上方横过腹部,至左下腹,在该处作深而慢的揉按,然后推到原处算作一圈。腹部按摩完毕后,坐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