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萨姆-3地空导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印度萨姆-3地空导弹

“萨姆” -3 是前苏联 50 年代初研制的一种半固定式、全天候对付中、低空目标的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1961年装备部队。印度于1975年引进并装备部队,称“帕朝拉”。通常与中高空防空兵器交叉配置,用于要地防空或野战防空。

性能特点:

①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②可有效对付中、低空目标。

③战斗部威力大,多发射击歼毁率较高。

④易受电子干扰,性能相对落后。

基本数据:

射程5-21 千米

射高 0.08 ~ 15 千米

弹长 5.948 米

弹径 0.552米(一级); 0.375米(二级)

发射重量 952.7 千克

翼展 1.192米(弹翼);2.208米(助推器尾翼)

最大飞行速度 2.5 马赫

战斗部重 84 千克 装烈性炸药 70 千克

战斗部类型 破片杀伤 , 天线电引信

杀伤概率 2 发齐射 95%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 固推器

制导方式 无线电指令制导

作战应用:

前苏联外售的 SA-3 导弹曾参加过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中,训练有素的南联盟防空军使用 SA-3 导弹击落了美制 F-117 隐形战斗机,在全世界引起极大轰动。南斯拉夫当地时间 1999 年 5 月 27 日晚 21 时 45 分 ( 北京时间 5 月 28 日凌晨 3 时 45 分 ), 从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起飞的一架编号为 806 的 F-117 被南防空军雷达手发现并采用手动跟踪方式搜索,进入SA-3 射程后,采用双发齐射方式将其击落,坠落在贝尔格莱德以西 40 公里的布贾诺维奇村。事后。南军认为,“击落 F-117 的功劳 99% 属于训练有素的防空军战士,10% 属于“ SA-3” 导弹。

识别特征:

①尖锥形弹头,圆柱形弹体。

② 4 组控制面,第一组位于弹体底端,面积最大,矩形,为助推火箭控制翼面,第二组最小, 梯形,位于助推器与主航发动机之间,第三组位于导弹的后部、主航发动机底端,梯形,面积仅次于第一组,前缘后掠,翼尖有整流罩,第 4 组位于弹体头部、较小,梯形,前缘后掠。

③采用四联倾斜发射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