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机动防护炮系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国别 美国

名称 机动防护炮系统

The Mobile Protected Gun System

研制单位 AAI公司、泰莱达因公司等

AAI Corporation;Teledyne Co.etc.,US

现状 计划已取消

概述

80年代初,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计划装备一种轻型坦克。1981年初,海军陆战队提出一种称为机动防护武器系统(MPWS)的车辆战技要求。为实现这个目标,有两种发展途径,一是对各国现有几种车辆进行竞争试验、评选,选定后再进行改进,计划1985~1986年装备部队;二是研制一种新车,计划在80年代末装备。当时,参加车辆竞争试验与评选的公司有英国陈尔维斯(Alvis)公司(蝎式轻型坦克底盘上的履带式装甲车)、加拿大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of Canada)公司(莫瓦格6×6,8×8轮式车底盘上的装甲车)和美国卡迪拉克·盖奇(Cadillac Gage)公司(V300轮式装甲车)。参加研制新车的公司有英国阿尔维斯公司,美国AAI公司、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食品机械化学(FMC)公司、太平洋汽车和铸造(Pacific Car and Foundry)公司、泰莱达因(Teledyne)公司等。

与此同时美国陆军也提出一种称之为机动防护炮系统(MPGS)计划。鉴于两个计划极为相似,1981年底美国海军陆战队同意针计划合并,只是希望需要一种重量较轻、可用CH-53直升机空运的车辆。然而陆军需要一种较重、生存力更强并可以通过低空伞降系统从C-130飞机上空的车辆。

1984年,美国陆军公布了有关机动防护炮系统的战技指标。它是一种重16.96~18.75t,装有双人炮塔、105mm火炮和自动装弹机,动力为一台柴油机并自动传动装置匹配的战斗车辆,计划1985年同生产部门签订样车生产合,1987~1988年试验,1989年投产,1990年装备部队。鉴于该计划于1985年末仍未取得进展,美国防部已决定取消该计划投资预算。

性能数据

型号MPGS

乘员3人

战斗全重16960~18750kg

公路最大速度65~72km/h

公路最大行程(当40km/h时)480km

爬坡度60%

侧倾坡度30%

涉水深(无准备)0.65m

发动机功率294~331kW(400~450马力)

传动装置类型自动传动

悬挂装置类型液气悬挂优先选用

主要武器口径/类型105mm/坦克炮

并列武器口径/类型/数量7.62mm/机枪/1挺

防空武器口径/类型/数量7.62mm/机枪/1挺

或40mm榴弹发射器

主炮俯仰范围-10°~+20°

车长瞄准镜双向稳定昼夜瞄准镜

炮手瞄准镜遥控双向稳定昼夜瞄准镜

火控计算机数字式

装甲结构类型类似M2步兵战车

三防装置超压、通风、面具

灭火抑爆系统自动式

烟幕施放装置热烟幕和烟幕弹发射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