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车
对于新人们来说,一辆装饰着鲜花和彩带的漂亮婚车是结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气派大、空间大的豪华婚车阵容则更能一圆渴望的梦想。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年代,选择什么样的婚车,不仅渠道多,价格差异也大,就看新人们以怎样的经济实力和巧妙心思来勾画新生活的开始了。
婚车的发展
自行车、拖拉机、大客车、桑塔纳、凯迪拉克……不同时代流行不同的婚车。
几十年来婚车的变化,折射的是百姓幸福生活的变迁史。

60年代 接新娘得用自行车
流行婚车:自行车
时代的车轮迈入了上个世纪70年代,婚车的轮子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马达轰鸣声中,拖拉机成为了无数年轻人的流行婚车。

70年代 接新娘有了“机动车”
流行婚车:拖拉机、卡车
从自行车到拖拉机,婚车的轮子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预示着美好的生活在提速,而这种速度提升得越来越快。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拖拉机作为婚车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大客和面包则取而代之。

80年代 接新娘流行大客车
流行婚车:大客车、面包
当时,除了大客,面包车也开始作为婚车出现,不过,由于比较少,想借一辆面包车作婚车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上世纪在80年代后期,私家轿车和出租车则代替大客成为了流行婚车。
上世纪在80年代末,轿车进入了中国市场,年轻人结婚时也不约而同瞄准了桑塔纳、拉达等私家车。

90年代 接新娘流行私家车
流行婚车:桑塔纳、拉达、奥迪100
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用拉达作婚车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了,而高档一点的则选择了桑塔纳。而在90年代后期,老奥迪等高档私家车也进入了婚车市场,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社会在变,观念在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在变。如今,普通的私家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于婚车的要求,除了“流动车展”般的豪门车队和以量取胜的“一水儿车型”之外,花轿、自行车、公交车卷土重来,成为“婚车”的另一道风景线。

2000年 豪华婚车PK个性婚车
流行婚车:凯迪拉克、奔驰、个性婚车
从婚庆公司了解到,凯迪拉克、奔驰等仍是众多年轻人结婚时头车的首选。
除了豪华车型,时下,部分个性的年轻消费者在结婚时也动足了心思,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婚礼能与众不同。2004年结婚的杜先生没有选择大奔,而是借了一辆跑车,自己开车把新娘接回了家。
婚车的挑选
既要尊重传统,又想紧跟潮流,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车型做婚车才最合时宜呢?
婚车:好彩头
结婚是喜事,处处讲究讨个口彩,婚车自然也不例外。
相对而言,婚车的头车用白色或红色更好,因为白色有“白头偕老”的语意,红色则象征夫妻生活红红火火。
另外,婚车尽量不选择两厢车,避免“有始无终”、“有头无尾”。用奔驰做头车的话,尾车则不宜用桑塔纳,因为会有“奔丧”的谐音。
车标如果有吉祥的含义更好,比如荣威的双狮车标,就有“成双成对”的美意,而标致的单狮难免有“孤寡”的意思。婚车一开到路上,就必定要引来路人的评头论足。所以,现在的新人越来越在意婚车的“舆论效应”——不求最贵,但求最新。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层出不穷的“新、奇”婚车。
“新”——用新上市的车型来做婚车,可以有效地避免亲友和路人的“视觉疲劳”。最近有新人用荣威750开道,吸引来不少路人的抓拍。可见,英伦味十足的荣威的确相当唬人,即新鲜又气派。
“奇”——敞篷、加长、越野、mini……这些车已经不够“奇怪”了。如今的新人怪招多多:军用车队、公交车队、自行车队、人力车队……即便车型过于平民,也可以用数量来造势,由车友慷慨相助而成的奇瑞、POLO婚车队开在马路上亦十分风光。
车祸再所难免。但是如果婚车在途中出事故,甚至喜事变丧事,那简直是不可承受的痛。为了保证婚礼顺顺利利,新人不管选什么车,安全都不能忽略。
像这样有过“前科”的车型,恐怕准备办喜事的新人们还是选择性的“失明”为好.
最近网上惊爆的“加长车”事件,就值得警醒:为了长面子,很多人喜欢租借加长版的凯迪拉克或林肯,孰不知很多婚庆公司提供的加长车都是自己拼接而成的,安全成极大隐患。
另外,本田雅阁也不是婚车的理想选择,曾经轰动一时的“婚礼门”事件,恐怕还是能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因为在碰撞中完全没能对驾驶和乘坐人员起到保护作用,车身尽毁,一场本不致命的交通事故却让两位新人撒手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