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隆理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伏隆理论

伏隆理论又被称为期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伏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提出。其理论可以简化为:

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可视为:激励力量(M)=目标价值(V)*期望概率(E)

效价是指行为目标对于满足个体公众需要的价值,即个体公众对行为结果的重视程度。

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的估计。(几成把握)

公式表明:

人的行为动机的强度,是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的乘积。目标越有意义,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地行为的激发力量,即动机强度也就越大。(如果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中一个为0,即目标对个体毫无意义或毫无取得成功的可能,那么动机强度就等于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