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尔虎右旗博物馆

新巴尔虎右旗建成全国唯一巴尔虎主题博物馆。巴尔虎是蒙古部落中最古老的一支,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归属史称“丁零”的部落联合体,千百年的历史更迭中,众多北方游牧民族从这里走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其间经历了无数次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消失,唯有巴尔虎人始终辗转生活在呼伦贝尔地区。巴尔虎已成为呼伦贝尔的主要居民,可以说巴尔虎民俗文化是呼伦贝尔蒙古族文化的浓缩。日前建成的新巴尔虎右旗的巴尔虎博物馆以其独特性、先进性、典雅性将成为呼伦贝尔蒙古族文化基地和自治区文化著名品牌。
博物馆的外部造型以一个宏伟的基座托起庄严典雅的主体楼房,以方正为主,配以顶部一个圆形玻璃穹顶,符合我国的传统建筑理论——四平八稳和天圆地方之说。博物馆的视觉中心是玻璃幕墙和穹顶构成的蒙古包造型,它代表的是欣欣向荣的巴尔虎蒙古族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永远奋发、崛起、向上升腾。此馆馆名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亲笔题写的。
博物馆门前正前方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青铜雕像。他与呼伦贝尔有着解不开的缘,他的母亲与妻子出生在新巴尔虎右旗,而且早在十三世纪初,他就把以呼伦湖为中心的巴尔虎草原当做自己的军事基地,每逢军事不利或年岁荒欠的时候,便退居在此地,养精蓄锐,以待时机。巴尔虎草原为他提供了大量的战马牛羊及无数赳赳骑士。壮大了他的军事力量,为日后的攻金灭夏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主墙和下面连接墙与基座的是起到支撑和装饰作用的14根吉祥柱。这14根吉祥柱的寓意为“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产业发达。”每根立柱都高大庄严,与楼房色调一致融为一体。在两边的各五根廊柱上分别镶嵌的吉祥柱头为“牛、马、羊、山羊、骆驼”等五畜,也代表新巴尔虎右旗九个苏木和一镇。
博物馆有27级台阶,每一级台阶代表10年,27级台阶代表着繁荣的新巴尔虎自建制到今天走过了270年的风雨历程。在台阶上有两条民俗雕刻装饰带,在装饰带上分别雕刻着代表着新巴尔虎右旗的一个镇和九个苏木的内容。在台阶的最两端是两条平滑的残疾人通道,供推儿童车的观众,以及乘坐轮椅的人使用。
紫铜打制的迎宾门,上面的吉祥花团、博克、顶碗舞、射箭、献哈达等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也代表着草原人民对来宾们的深深祝福。
展厅分为一楼的自然生态展厅,成就展厅,二楼的历史民俗展厅。自然生态展厅利用有限的空间展示巴尔虎三旗人们赖以生存的地上物种和地下资源。主要展品有植物标本、矿石标本和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乌兰诺尔核心区的珍稀物种。成就展厅共有五十一个展板,陈列着在各行各业为新巴尔虎右旗做出突出贡献的自治区级以上先进人物事迹。其中有六块展板描绘的是新巴尔虎右旗党建工作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贯彻情况,还有六块展板描绘的是上级领导对新巴尔虎右旗各项事业殷切关怀。
历史民俗展厅通过大量的文物及史料真实地记录了新巴尔虎蒙古族屯牧戍边定居呼伦贝尔270周年的历史进程,被埋藏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宝藏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了开发,重现在世人面前。整个展厅由日常生活习惯、民间医学发展、民间手工业、民间艺术四个部分构成。
巴尔虎博物馆内装设的现代化图文并茂的电子触摸屏如同一个微缩博物馆和一个巴尔虎资料库、信息库,具有查找便利、简洁生动的优点。可以将《新巴尔虎右旗志》以及所有反应巴尔虎内容的文字、图片、图表数字资料作成简洁界面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放在里边,从而能够完整而系统的反映出巴尔虎整个历史进程和新巴尔虎右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貌。
该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全面系统地抢救、保护、展示、研究、传承巴尔虎文化,成为了历史考古、信息网络、旅游观光、文化产业为一体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