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峡大桥

平潭海峡大桥平潭海峡大桥起自福清市东翰镇小山东,跨海坛海峡,经北青屿,止于平潭娘宫,全长4976米,其中跨海峡大桥桥梁长3510米。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四车道,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I级标准。大桥设计最高通航水位4.78米,通航净空高度不小于38米,采用双孔单向通航,可通航5000吨级海轮。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1亿多元,总工期三年半。平潭大桥将于2010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2011年竣工。
此间人士称,平潭海峡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拉近海峡两岸距离,促进对台贸易;将使平潭更好地发挥沟通两岸的作用,建立更高层次、更加紧密的两岸经贸合作,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重要作用。
一条高速公路,直通海峡两岸,不仅方便了两岸人民的通行,更成为联系两岸经贸往来的彩虹。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经贸往来以来,两岸你来我往,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深刻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日前,两岸的经济关系更是纳入了“十一五”规划建议。建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岸的经济关系会更加亲密无间,前景会更加美好。
平潭海峡大桥建设大事记2007年10月25日,“为完善你省区域公路网络,改善平潭出入岛交通状况、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求、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资源开发,同意建设平潭海峡大桥。”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的一份传真,让平潭县委领导激动不已。
①平潭海峡大桥工程07年11月16日中标;
②11月30日调海力801试打桩举行了开工仪式;
③12月25日签订施工合同,合同价8.319亿(含10%暂定金),合同工期36个月,起止时间:2008年2月27日—2011年2月26日;
④08年1月18日海上开始试打桩,主墩开始搭设钻孔平台;
⑤08年4月1日,主桥钻孔桩正式开钻;5月20日引桥正式开钻;
⑥08年9月11日,浇注第一个承台,10月15日浇注第一个墩身;
⑦截止12月12日,工程形象进度为:
引桥:完成钻孔桩114根、承(桥)台9个、墩身5个,准备安装箱粱施工移动模架;
主桥:完成钻孔桩82根、其中主桥墩43号已全部完成,其他几个主桥墩桩基施工接近尾声,主桥承台钢吊箱正整体组拼;
接线路基:施工挖、填方完成95%。
平潭至台湾的海底隧道1)两岸海底通隧道应该不是梦
本报福州专电(特派记者严利)我们可以把这个计划看作是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的一个好消息:福建省发改委已经向国家发改委建议,希望加快推进台湾海峡隧道的前期工作,以早日实现陆路交通半小时到达台湾的愿望。
福建省社科院亚太所所长马元柱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按照规划,连接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的海峡隧道,“如果乐观估计,有望在2020年前建成。”今年初,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也在北京表示,交通部已经规划了北京到台北的高速公路。台湾海峡隧道将是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2)专家下月考察隧道选址
“海峡隧道的构想很早就提出来了,这是海峡两岸企业界、学术界和民间多年的心愿。”马元柱说。
据悉,最早提出构想的是清华大学21世纪学院的吴之明教授。1996年的一天,在英国进行学术访问的吴之明教授坐车穿越了英吉利海峡的海底隧道,他随之产生了建设台湾海峡隧道的构想,随后,他在许多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构想,引起了热烈反响,很多台湾同行和他共商“圆梦”大计。
“专家们设想的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工程建设方案有北线、中线和南线3种,起点均在福建。”马元柱说,其中最短的是北线隧道,起于福建平潭,止于台湾新竹,长约125公里;最长的是南线,即厦门-金门-澎湖-嘉义海滨,跨海总长约207公里;中线从福建莆田到台湾中部,因为海底地质情况复杂,已很少被提及。
“有关方面看好北线方案。下个月初,两岸的桥梁专家和学者等将会到平潭实地考察隧道选址地点。”马元柱说。
3)技术资金都不存在问题
按照“北线”方案,从福建省福清市至平潭岛将架设桥梁,从平潭岛到台湾新竹修筑隧道,其中隧道海底段为125公里,陆地段19公里,全长144公里。按这一方案,隧道穿越的海面最窄,直线距离最短,工程造价也比较低,并且靠近福州和台北等中心城市,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这条交通大动脉的辐射作用。据初步估算,台湾海峡隧道工期约为16年。
台湾海峡隧道即使以最短的北线方案计算,也有125公里左右,是英吉利海峡的3倍,初步估算隧道的造价将达到4000亿元到5000亿元人民币。“具体数额需要实际论证才能知道。”马元柱说。
“修建隧道的资金,应该由双方共同承担。如果双方谈得拢,相信最早可以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在2020年前建成。”马元柱强调,“当然这是乐观规划。”
“无论是工程技术本身还是资金都没有问题,最大的困难是台湾民进党当局,如果他们不放弃台独,就不可能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不过,马元柱表示:“只要两岸三通机制建立起来了,台独势力阻挡不了隧道的修建,修建隧道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产生的。”
“台湾海峡隧道方案的提出、论证和实施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一代人做不完,可以留给下一代接着做。”马元柱说。
真正实现两岸三通昨天上午,记者走访数家台资企业,他们对台湾海峡隧道的修建十分感兴趣。有台商说:“如果修好海峡隧道,我们就可以白天在福州上班,晚上穿越隧道回家吃晚饭,这是最简单的好处。”
台商们表示,最重要的是,台海隧道的建成,将意味着两岸三通真正形成。“这样,我们会减少多大的运输成本啊。”
今年初,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披露,在国务院新出台的未来30年中国高速公路网络规划中,北京到台北的高速公路是7条首都放射线之一。规划这条高速公路是希望在两岸实现“三通”之后,将祖国大陆的8.5万公里高速公路与台湾的道路网连接起来。
按照规划,台湾海峡隧道将成为北京到台北高速公路的一部分,这意味着,隧道建成后,祖国大陆到台湾只需要2小时。而广州到台北也只要6小时左右。 两岸经济纳入“十一五”规划建议,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
两岸经济亚太地区最活跃另外,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层次不断提高。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起步虽晚,但发展相当迅速,其主要特点:一是投资总额大幅上升。从1987年到2002年,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由80家累计增加到5万家左右,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投资协议金额到2002年累计增到500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累计达300亿美元。台商投资领域越来越广泛。从初期低层次的加工工业逐渐转变为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建筑与房地产、科研与文化事业等许多行业。目前工业项目占70%以上。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台资企业已有400多家,投资达1亿美元以上的台资项目已有10多个。
20多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使两岸的资金、资源、市场、劳动力、产业、科技等多方面逐步建立起一种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正是这种日益密切的两岸经贸关系将祖国大陆与台湾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两岸经济成为亚太地区最活跃的经济发展带。
平潭海峡大桥详细建设情况2008年是平潭海峡大桥施工关键之年、基础之年,也是最艰苦、最困难的一年,在各级领导的领导、支持下,项目部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内积凝聚力,外树形象,克服施工环境恶劣,材料涨价资金不足等困难,不靠不等、迎难而上,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稳步向前推进,平潭海峡大桥品牌在福建省内外越来越受关注,显示出了企业强劲实力。至11月30日已累计完成施工产值2.55亿元,提前完成了业主年初下达的2.50亿元的年度计划,预计08年度可完成施工产值2.91元。
平潭海峡的施工处于繁忙的海坛海峡航道之中,自然条件及施工环境恶劣。本项目的合同工期36个月,自2008年2月27日至2011年2月26日止。项目部自2007年11月份进驻大桥施工现场后,即遇上全国建筑材料、燃油等大幅上涨。通过积极筹备、努力协调各方、不断克服各种阻力和困难,项目部于2008年1月18日打下了第一根钢管桩。5月20日灌注第一根钻孔桩,并抢在台风期来临之前,于6月15日完成了全长3100米的东、西栈桥搭设施工,切实保障了后续施工的顺利展开。目前,我部已施工完成181根钻孔桩、6个引桥承台及4个墩身,各项施工均稳步推进。在福州市第二届重点项目劳动竞赛“第一阶段目标工程质量、进度综合考核评比”中我部荣获交通组第一名。福州市总工会授予项目部“工人先锋号”、 “优胜单位”两项荣誉称号。
根据市委扩大会议精神的要求,福州市交通局及大桥指挥部组织专家组对我部的《提前完工施工组织方案》论证研讨后,提出了2010年完成平潭海峡大桥,需提前4个月完成大桥主体施工任务的具体要求。如何能提前4个月优质高效、又好又快地完成大桥施工任务,将是我部面临的又一新的挑战。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创建劳动竞赛活动小组,调动和激发全体参建员工的劳动热情,项目部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并将此作为决定性的战役,抓住中央及地方政府积极扩大内需、增加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将平潭海峡大桥建设成标志性工程,让二航铁军称号享誉福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