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号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国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渔民们在江河湖海

上集体下网、捕鱼、入仓等劳动过程中传唱,主要流行

在中国沿海捕鱼比较集中的地区,如北方的秦皇岛,山

东的胶东半岛,上海的崇明、宝山,浙江的舟山,福建

南部沿海以及广东、广西沿海等地,都有鲜明的地方特

色。

渔民号子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①网号。包括“溜

网号”(在岸上整网时唱)、“上网号”(往船上运网时

唱)、“下网号”、“拉网号”以及“上网小号”(打

到鱼后往上拖网时唱)等。②装仓号。包括“捞鱼号”、

“装卸号”等。此外,由于水上航行还有一部分船号,与

船工号子相同(见船工号子)。各地的渔民号子不下30

余种。

渔民号子的歌词一般以劳动呼号用语为主。间有简

短指挥劳动的词句出现在领句中。即兴的见景生情的词

句较少见。

渔民号子的音乐特征: ①网号旋律多为级进,和

句间有八度大跳。一般为上下句结构。上下起落在五度

之内,除“拉网号”快速进行,大多为慢速领和形式,以

宫、徵调式居多。“捞鱼号”旋律进行多为五度起伏,领

和以上半句、下半句连接。旋律素材单一,多为重复或

变化重复。②节奏一般比较规整,慢速网号中有时出现

长节奏音型。快速的“捞鱼号”、“上网小号”节奏鲜

明,力度突出。③根据捕鱼劳动的先后次序,形成相对固

定的套式。如胶东渔民号子由“溜网号”、“上网号”、

“撑篷号”、“摇橹号”、“捞鱼号”、“装仓号”等

组成完整的套式。秦皇岛的渔民号子是由“流网号”、

“搬桨号”、“拉船号”、“见鱼号”、“起钓号”、

“大网拉绳号”、“打网片号”组成。又如上海远洋渔

号由“铁心号”、“拉篷号”、“点水号”组成。由于

多种号子的组合,在音调、节奏、速度等方面都形成鲜

明的对比和多种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