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克沙群岛

拉克沙群岛
Lakshadweep
概况1956∼1973年称拉克代夫、米尼科伊和阿明迪维群岛(Laccadive,Minicor, And Amindiv Islands)。
印度的中央直辖区。在印度半岛西南阿拉伯海上,距马拉巴尔海岸约300公里。介于北纬8°-12°20′、东经71°45′-74°之间。包括最北部的阿明迪维群岛、拉克代夫群岛和南端的米尼科伊岛,共25个岛,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5.2万(1991)。首府卡瓦拉蒂。由水下火山锥周围的珊瑚礁逐步发展而成,海拔一般3-5米。各岛面积均小,最大的米尼科伊岛仅4.53平方公里。群岛南端的米尼科伊岛与北端的阿明迪维岛及拉克代夫岛之间隔九度海峡,岛屿很小,没有一个宽足一哩。土壤为珊瑚冲积砂。表层下数呎深有延伸全群岛的珊瑚层。 该岛气候终年湿热,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盛产椰子及椰制品,渔业亦重要。还有面包树、甘薯、柑橘和蔬菜。工业主要为家庭手工业,有编结椰子纤维、加工椰仁和晒鱼干等。已发展鱼类罐头厂、椰纤维厂和小规模的针织厂、手工纺织厂。
行政区划印度中央直辖区。由阿拉伯海一群岛屿组成。距离印度西南岸约300公里(185哩)。共有27个岛屿(其中仅10座岛屿有人居住),总面积32平方公里(12平方哩)。首府卡瓦拉第(Kavaratti)。 拉克沙群岛 (马拉雅拉姆语: ലക്ഷദ്വീപ്്, 印地语: लक्षद्वीप; [Lakṣhadvīp])是印度最小的联合属地,位于阿拉伯海,喀拉拉邦西边。群岛包括12个珊瑚岛,3个珊瑚礁,和很多离海岸200-300千米的小岛。整个群岛陆地面积只有32平方公里。
历史印度杰尔(Kulasekhara)王朝控制了该群岛大部分岛屿,後被焦尔(Cola〔Kolathiri〕)王朝接管。12世纪一位焦尔公主嫁给穆斯林,该群岛遂成为喀拉拉地区穆斯林唯一统治的部分。1498年5月葡萄牙人首次发现该群岛,乃於此建立堡垒。1545年居民起而反抗。18世纪末英国获得该群岛的主权,并於1908年直接实施行政管理。1947年印度独立,该群岛归还印度,1956年成为印度最小的中央直辖区。
语言居民为莫普拉人(Moplah,印度人和阿拉伯人混血种後裔),大多数人为穆斯林。迄今通用的语言为马拉雅拉姆语(Malayalam)。椰壳纤维、椰乾和鱼是主要经济产品。人口约51,681(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