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SM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RVSM

最小垂直间隔(RVSM)的定义

最小垂直间隔(RVSM Reduced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 )是指在实行RVSM运行的空域内,在FL290至FL410(包含这两个高度层)之间的垂直间隔标准由2000英尺缩小到1000英尺。按照这样的标准从事的飞行活动称之为最小垂直间隔飞行。另外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是RVSM的转换空域:从非RVSM空域到RVSM空域之间的转换空域,即从2000英尺垂直间隔的标准垂直间隔空域过渡到1000英尺垂直间隔的RVSM空域,或者离开1000英尺垂直间隔的RVSM空域,进入到2000英尺垂直间隔的区域,称作RVSM转换区域。

有时由于天气条件和交通情况的综合原因,在当地区域空中交通管制(ATC)宣布暂时停止RVSM运行那一时刻,保持飞机的垂直间隔由原来的1000英尺扩大到2000英尺;或者区域航空管制宣布取消暂时停止RVSM运行的禁令那一时刻,飞机从2000英尺垂直间隔变为1000英尺的垂直间隔,同一区域的垂直间隔的转换也称作RVSM转换区域。

RVSM运行历史

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民用客机所使用的压力感应式气压高度表在高度超过FL300后灵敏度会大幅降低,而飞机的最佳巡航高度已经显著增加,因此,在FL290高度层飞行的民用飞机之间的标准垂直间隔改为2000英尺,同时,国际民航组织(ICAO)也于1966年作出飞机的转换高度为FL290的相关规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高精度的高度测量设备相继出现,加之全球空管水平不断提高,缩小航空器垂直飞行间隔成为当务之急。

80年代初,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成立专门小组,开始探讨有关修改航空器垂直飞行间隔标准问题。经过各种风险评估后认为:在FL290以上空域飞行的最小垂直间隔从600米(2000英尺)缩减到300米(1000英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预定的安全标准,使空域容量大大增加,并且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90年,首先在大西洋实施了缩小垂直间隔(RVSM)的运行,并根据运行的经验制定了相应的运行规范和有关规章 。

1997年首先在北大西洋航路或空域从FL330—FL370(含这两个高度层)之间实施了300米(1000英尺)的垂直间隔试运行,一年以后,试运行高度层扩展到FL310-FL390。随后在太平洋区域也进行了相关试运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