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诗意

词语:诗意

读音:shī yì

释义:

1.诗思;诗情。

2.诗的内容和意境。

3.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的意境;指给人以美感或有强烈的抒情意味。

示例:

当代·殷谦《爱情原来这么伤·后记》:“那种所谓的‘迎合市场,投其所好’的意识实在可怕,的确是失去了文学作品伦理内容的审美观念。每部作品都是经由作家的心灵产生的事物,都存在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问题,都潜蕴着作家的道德反映,最起码还包含着作家对人物和事物的情感态度。在我看来,与文学密不可分的有最基本的三个问题,那就是与诗意的美和伦理的善以及认知的真。”

基本解释

[poetic quality or flavour] 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富有诗意

详细解释

1. 诗思;诗情。

唐刘禹锡《鱼复江中》诗:“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唐朱庆馀《送吴秀才之山西》诗:“ 东湖 发诗意,夏卉竟如春。”

2. 诗的内容和意境。

元朱德润《凝香亭记》:“仍得 江 浙 行省参知政事 孛术鲁 公题其扁曰‘凝香’,用 唐 刺史 韦应物 诗意也。”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六:“诗意大抵出侧面。”何其芳《<工人歌谣选>序》:“总起来说,诗意似乎就是这样的东西:它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直接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一种新鲜优美的文学艺术的内容的要素。”

3. 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殷夫《放脚时代的足印》诗:“春给我一瓣嫩绿的叶,我反复地寻求着诗意。” 刘绍棠 《县报记者》:“想把它擦得窗明几净,映照着窗外那棵盛开的碧桃,一定会很富有诗意。”

4. 指作诗的方法。

清郑珍《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诗:“我诚不能诗,而颇知诗意:言必是我言,字是古人字;固宜多读书,尤贵养其气;气正斯有我,学赡乃相济。”

诗意是一种发现,甚至灵感并不是以语言形式呈现,我们在捕捉灵感的时候,诗意已有所丧失,因此凡是过多的修饰与晦涩的形容都是对诗意的一种拒绝

也就是说当你造出一个氛围,别人看了能从潜意识中浮出内心深处的感受,你写的就是画卷几处,或是一些联系,别人从这几处这些联系能感受到全画面以及超越画面的东西,能做到这,就写出了诗意,那几处那些联系越小越少越好,能选到多小多少,就看你的捕捉感受表达等能力了,,,而那瞬间的灵感,她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完全的...是种极限,是母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