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
1、山东省即墨县仁化乡李村李村,隶属山东省即墨县仁化乡。李村是一个地域名称,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据史载:明朝正统年间,李氏从云南迁址即墨留村,复迁至今李村河北岸立村,以李姓命名,这就是狭义的李村。
德国侵占胶澳后,将胶澳“租借地”划为青岛、李村两个行政区,青岛为市区,李村为乡区。李村(李村北岸一带)被确定为乡区机关所在地。广义的李村是指李村行政区域。
1914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崛内支队在崂山仰口湾登陆,经劈石口抵李村与9月3日先期在龙口登陆侵占李村的师团本部汇合。11月19日,日军独立18师团发布第一号军令和《军政实施规则》,宣布在青岛、李村两个政区实行军管,取代德国成为青岛地区的殖民统治者,其势力范围承袭原胶澳租界条约规定的德占境域。1917年1月,日军在青岛设置民政署。并在李村设民政分署。李村分署辖区为:从孤山、水清沟、大山口子、浮山后、山东头南方高地线以北,至原德国胶澳租借地境域以南地区。
1929年9月,青岛市被划为第一区、第二区、台东区、四沧区(四方、沧口合为四沧区)、李村区及海西区。第一区、第二区为市区,其余皆为乡区。1932年3月,青岛市政府在李村、沧口、阴岛三处设乡区建设办事处。1936年9月25日,李村建成镇。
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日伪当局将青岛市外地域划为8区1镇,李村镇是李村区机关所在地。1942年,日伪青岛当局设崂山行政办事处,辖10区1镇,李村镇仍是李村区机关所在地。是年底,又将10区1镇合并为5个区,其中李村为首区。
日本投降后,1946年国民青岛市政府将全市划为12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为市区,四沧、李村、崂东、崂西、夏庄、浮山、阴岛、薛家岛八区为乡区。
1949年5月,中共青岛市李村分区委员会、青岛市李村区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6月2 日,青岛解放。中共青岛市李村分区委、李村区人民政府进驻李村。1951年5月,中共崂山工委与青岛市李村分区委合并为新的中共青岛市崂山工作委员会。青岛市人民政府崂山办事处与青岛市李村区人民政府合并为新的青岛市人民政府崂山办事处。同年8月,将原青岛管辖的李村区全部及四沧区、浮山区部分村庄与崂山办事处辖区合并,成立流亭、夏庄、惜福镇、乌衣巷、崂东、崂西、浮山、李村、楼山9个区,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崂山办事处管辖。同时,中共崂山工委、崂山办事处机关由夏庄迁驻李村。1953年6月10日,青岛市崂山办事处改建为青岛市崂山郊区人民政府。1954年3月6日,中共崂山工委改称中共青岛市崂山郊区委员会。1955年12月,崂山郊区人民政府改称崂山郊区人民委员会。1957年4月29日撤区并乡,设32个大乡,李村是大乡之一。1958年9月将32个大乡组建为8处人民公社,李村是8处人民公社之一。1961年11月2日,撤销崂山郊区,设立崂山县,李村仍是县人民政府驻地。
1984年2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政社分开建设乡镇政府的通知》,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实行政社分开,重设乡、镇建置。撤销李村人民公社,建立李村镇,并将其领导下的原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各村设村民委员会。1988年11月17日,撤销崂山县,设立青岛市崂山区,下辖李村镇等13个乡镇。
1994年6月,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由原崂山区析张村河以南的河西等14个自然村分别划归市北区和四方区管辖,将李村镇李村河以北的部分区域与沧口区合并设置李沧区(取两地之首字)。1999年12月李沧区进行区划调整,撤销李村镇,设立李村街道办事处、虎山路街道办事处、浮山路街道办事处、九水路街道办事处。李村街道办事处区域界定东到308国道、西到重庆路、南至李村河、北接王埠河,辖区面积6.75平方公里;有河北村、东北庄、东兴村、杨戈庄、新村、曲戈庄村6个城中村(2003年全部农转非改建为社区居委会)和15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居民2万余户、5.6万余人,是李沧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2、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李村李村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的一个发达的村庄,李村在南六环向南500米左右,李村东临孙村开发区,南靠桂村,西接王立庄,北边是霍村,邢各庄村,679路公交车,6路 穿梭于李村,李村有着众多的企业,李村的西部企业林立,由团贵路贯通李村,李村的人均生活水平在蒸蒸日上。
3、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李家乡李村李村:辖2个自然村(黄坑、红土楼)9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6274.3亩(其中:耕地面积1121亩,林地面积3834.6亩),该村姓氏为李姓。
4、山西省襄汾县襄陵镇李村[1]李村位于襄陵镇东南一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现有人口1153人,耕地面积950.8亩,村内有水渣砖厂1个,锅厂1个。
李村村民主要以运输业、养殖业、建筑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以进厂务工、外出打工、经商、农业种植等为辅助收入。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内已硬化绿化主街道5条,面积为24777平方米,建大小花池40个,建文体休闲广场两个,安装配套健身器材10套,有标准化学校1所,幼儿园1所,科技文化活动室1个,该村被评为省级生态园林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