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拓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碑帖拓本

古代为了记事刻于石上的文字。

秦代有立石纪功的叫做"刻石",如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汉魏时多有在墓前或庙宇内立石镌志先人功德的叫做"碑"。

如有礼器碑、张迁碑等。前代流传下来的名家法书墨迹叫做"法帖",在印刷术未发达的时候,人们将帖的字摹刻在木板上再用墨拓印出来,黑底白字,装裱成册用于学习和鉴赏。

如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等。碑和帖的拓本,是以早期拓本字迹保持完好者为珍贵。近期拓本字迹模糊不清,或经过翻到的其价值就会大大逊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