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祖籍安徽休宁县,1912年3月17日生于湖北嘉鱼县,自幼母亲病故,父亲远走他乡,由北京的伯父收养。1928年,他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在此期间,他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因而预科结业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他学习勤奋,常到图书馆博览群书,考试总是名列前茅。
1934年,汪仁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负责组织学、生理学、比较解剖学的实验课。由于他工作认真,深得师生们的好评。1937年夏,他被推荐到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系深造。在此期间,他进一步学习了生理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和神经解剖学课程,同时在著名生理学家张锡钧、林克胜教授的指导下,进行迷走神经与垂体后叶反射的研究。当时已知垂体后叶可以分泌几种激素,但尚未找到细胞学上的根据,汪 仁教授发现,当刺激狗的迷走神经终端时,垂体后叶细胞发生变化,而刺激颈部交感神经的中枢端时,则不发生此种变化,证明了垂体后叶为分泌细胞,其中的颗粒即为它的分泌物,此项研究的思想方法为他一生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即探讨一个生理活动,一定要找到其生理活动的生化物质,并确定此种分子在细胞上的定位及其活动规律。三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生理学杂志》上。
1947年学校推荐汪 仁赴美留学,师从伊利诺斯大学医学院著名消化生理学A.C艾威(Ivy)教授。在短短的两年期间,他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发表的关于研究消化腺的生理问题的论文共六篇。
1949年初,北平解放,他感到欢欣鼓舞。1949年1月,他接到署名“华北文化委员会董必武、钱俊瑞”的电报,催他尽快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于是婉言谢绝了导师艾威教授的挽留,放弃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打算,于当年8月初回到北京。
汪仁回国后,仍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他被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主任。这时期北师大的研究条件比较差,当时他受聘兼任中央卫生研究院病理系主任。这一时期他肩负两个单位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任。他的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胃腺分泌盐酸的能量供应问题。胰腺分泌三种酶的分泌周期,酶原颗粒在胰腺细胞中的定位与三种酶生化活性的关系问题,以及脂肪肝的产生和胰岛A细胞中的关系问题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1956年3月,汪 仁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参加了全国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会议。1957年,被聘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生物组组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生物组组员。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自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环腺苷酸(cAMP)以使转化细胞发生逆转现象以后,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也激发了汪 仁教授的浓厚兴趣。他所进行的有关癌细胞逆转与环腺苷酸关系的研究成果和所撰写的综述文章,对我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起了促进作用。汪 仁教授研究了有效抗癌中草药(复方白蛇酒)的治癌作用与cAMP的关系。198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因病于1993年7月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