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忆昔西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临江仙·忆昔西池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别来不寄一行书,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相思休问定何如?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作者】:晁补之【朝代】:北宋【体裁】:词

【格律】:○平声 ●仄声⊙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

别来不寄一行书,

●○⊙●●⊙○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

相思休问定何如?

⊙⊙○●●○△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

【注释】:

西池:金明池

【赏析】:

词起笔直接叙述当年和朋友们汴京西池畅饮的欢娱情景,从“年年多少欢娱”的语气中隐隐透露了物是人非的极为沉重的怅惘情绪。此处当然是因列名元祐党籍受祸以后所产生的对往事的回忆。从“别来不寄一行书”一句里,可以听出迁客逐臣忧谗畏讥心情的弦外之音。

接着下面更进一层设想,别说分手后断绝音信,即使而今仍象以往一样天天见面,谁又敢和当初那般亲密谈论呢?所以说“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这是由追忆往事联系现实所悟出的道理。语言平淡通俗,却勾画出严酷政治压迫下反常的社会现象。

下片转写到个人目前的处境和想法。政治环境既然如此险恶,把人逼到息交绝游的境地,他现只能被锦屏围障着的七尺卧榻上得到一点安全感,那上面做着自己的梦了。“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两句说得很富于诗意,对故人命运的关注。患难知交的相濡以沫,却以欢畅的语气出之,其悲更甚下文“相思休问定何如”,仍是悬想与梦中故人相见后的情景,深知彼此眼前处境,也不须互相问讯起居何如了。

下面接着抒发他的感叹:“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春天都已过去了,落花的命运悲惨。词非道自然规律,抒伤春之愁,而是另有寄托。这个“春天”是政治上的春天,“落花”是指他们那一班受风雨摧残的同道。向他们发出“季子平安否”之类的问讯,更增辛酸。这两句比喻,含意显豁,情深语痛。

【简评】:

此词以冲淡隐约的情致,抒写记忆中的欢娱以及追踪已逝的梦影而不得的怅惘之情。这是一首寄宴颇深,但文笔淡雅的小词,颇耐回味。

【话外音】:

杜甫《梦李白》的诗句似乎是词人心有所通、借以寄情的媒介。杜诗说“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又说“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是写故人月夜赴梦:“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是写梦中故人来也艰难。词人既然为自己安排了一个好梦,自然也祝愿故人梦魂趁今夜月明,“好渡江湖”,飞来相会。词语对杜诗的运用似反实正,都是对故人命运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