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鹀

黄鹀
拉丁文学名:Emberiza citrinella
英文名称:Yellowhammer
雀形目>燕雀科>鹀属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描述:亦称yellow bunting。雀形目(Passeriformes)鵐科(Emberizidae)欧亚鸟类。学名为Emberiza citrinella,其拉丁名来自德文"Ammer"(鵐)。长16公分(6吋),褐色,有条纹,头和胸淡黄色。从不列颠到中亚的田野可听到它急促的鸣声。在美国南部,一种啄木鸟——黄羽轴捕动鴷(参阅扑动鴷〔flicker〕)——常被称作yellowhammer(黄锤鸟),原因是它会发出鼓击声。
雄鸟:体大(17厘米)而胸阔的鹀,雄鸟头黄且略具灰绿色条纹,髭纹栗色;下体黄,胸侧的栗色杂斑成胸带;两胁有深色纵纹,腰棕色,上体棕褐色斑驳,羽轴色深而成纵纹,且多数羽有黄色羽缘。雌鸟与非繁殖期雄鸟相似但多具暗色纵纹且较少黄色,外侧尾羽羽缘白色。
虹膜-深褐;嘴-蓝灰;脚-粉褐。
叫声:叫声为单音的steuf或于飞行时的清脆steelit声。鸣声从突出的栖处发出,为有特色的重复声,倒数第二音节上扬且最后一音节声长而低,声似ze-ze-ze-ze-ze-ze-zoo-ziiii("little bit of breadandno cheese",英文谐音"来点儿breadandno牌奶酪")。告警时作细薄的dzee声。
分布范围:欧洲至西伯利亚及蒙古北部,越冬在其分布区的南部。
分布状况:迷鸟。亚种erythrogenys冬季有记录于北京、黑龙江及可能于新疆西部的天山。
习性:见于有石楠及有矮丛的地带,冬季于农耕地。停栖时凹形尾轻弹。倾斜上升后飞行迅速。
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