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蓍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西洋蓍草

学名:Achilea

又名:蚰蜒草

植物分类:菊科蓍属

原产:北半球的温带

花色:黄、桃、红、白

株高:10—100cm

花径:(花房径)3—15cm

环境:耐寒。喜光和弱碱性土壤

繁殖:分株、扦插、播种

用途:花坛、盆植、切花、干花

栽培记录:种植前用石灰调酸性土壤。避免过湿。

品种特性: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株高约50厘米。茎直立,全株被柔毛。叶互生,无柄,披针形,基部裂叶抱茎,边缘锯齿状或浅裂。头状花序,在茎顶呈伞房状着生;花期7-8月。

播种方法:

发芽适合温度15-20℃,春秋可分株或播种繁殖,播种多行条播。保持土壤湿润,约一周左右发芽。

栽植方法:

苗出齐后,适当间苗,种子发芽力可保持2-3年,分株繁殖时可施以堆肥或少量油粕做基肥,则长势良好。性耐寒,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及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要求日光充足。

养护方法:

生长适合温度5-25℃。夏季炎热多雨时,下部叶常变枯黄,应及时修剪并注意排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