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拉清真寺
伊拉克伊斯兰教最古老的、清真寺。为中世纪阿拉伯人在被征服地区最先修建的清真寺之一。位于东南部巴士拉省之阿拉伯河西岸离港口约10公里(今巴士拉旧城祖拜尔区)处。636年为穆斯林将领欧特拜·伊本·盖兹旺奉哈里发欧麦尔之命兴建巴士拉城时所建。据哈里发欧麦尔要求,建造清真寺不仅要选择军事要地,而且还要以居民聚居地为中心,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为此,在该寺建立前,首先建造了海雷巴、扎卜奈、白尼·萨利姆、阿兹德等7个村庄,而清真寺位于7个村庄之中心。该寺初期建造在一块空地上,四周用芦苇做的篱笆围起来,后由巴士拉地方长官艾布·穆萨·艾什尔里用土坯和泥重新修建了这座大寺。伍麦叶王朝哈里发穆阿维叶时期的齐亚德则扩建用砖重修了大寺。大寺建筑规模可观,其面积仅比当时的麦加禁寺略小一些,同禁寺一样,建有7座宜礼塔。迄今巴士拉大寺仅存遗址。中世纪巴士拉大寺作为宗教及学术文化中心,培养了不少著名伊斯兰学者,沟通了波斯和阿拉伯两大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渠道。穆尔太齐赖派始形成于该寺。著名圣训学家哈桑·巴士里等曾在该寺讲学。以阿拉伯语言大师哈利勒·本·艾哈迈德(718~786)及其弟子西拜韦(765~796)为代表的巴士拉语言学派亦发源于该寺。 (赛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