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塔.哈丽

玛塔·哈丽原名叫玛嘉蕾莎·吉尔特鲁伊达·泽利,出生在距离荷兰北部莱瓦顿市附近的一个小镇。她父亲是位荷兰农场主,母亲是个印度尼西亚爪哇人。东西方混血的泽利,既有光洁的皮肤又有一头东方人的黑发。然而童年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欢乐的记忆,父亲在破产之后便与母亲离婚,小泽利跟了父亲生活。
随着一天天长大,泽利出落得楚楚动人,既有东方的神秘风韵,又不乏白种女人傲人的身材。报上的一则征婚启事成就了她生命中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婚姻,丈夫是一名曾经离异的军官。泽利嫁进门后才发现,原来丈夫时常酗酒,并在酒后殴打她,更不幸的是他们的儿子由于中毒意外身亡。后来,泽利与丈夫离婚并争取到了女儿的监护权,可是不依不饶的前夫竟然不服法庭判决私下绑架了孩子。
1904年,孤身一人的泽利不名一文地来到了花都巴黎。为了生计,她不惜在一位巴黎剧院经理面前表演起了脱衣艳舞。在那个年头,很少有人的表演如此大胆出位,剧院经理立即被她这种“带有神秘东方气息的婆罗门艺术”给震住了,当即拍板将她录用,并且还给她起了个艺名——“玛塔·哈丽”,意即“马来人的太阳”。成了职业舞娘的哈丽从此越跳越红,成了当时巴黎红得发紫的舞星。1905年的《巴黎人报》如此评价道:“只要她一出场,台下的观众便如痴如狂。”
1905年4月的一天傍晚,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演出。大厅里挤满了观众,一位名叫玛塔·哈丽的舞女,表演着一种神秘莫测、奥妙无穷的"印度婆罗门艺术"舞蹈,越到后来越急遽狂野,令人眼花缭乱的手部动作快得令人咋舌。观众们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完全被这位舞女的风姿给迷住了。
玛塔·哈丽一举成名,第二天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最抢眼的版面并配以巨幅艳照,她成了轰动一时的人物,开始频频出现在最时髦的游乐场、音乐厅、贵族沙龙和大企业主的私人聚会等场合,除却美艳之外,玛塔·哈丽还显露出天生的非凡智慧。她的影响渐渐向整个欧洲扩展,上流社会竞相吹嘘自己和玛塔·哈丽有私交。名门望族之后、政治家、百万富豪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这正是欧洲上空阴云密布的日子。玛塔·哈丽接受了一项任务:利用她超凡脱俗的魅力,为德意志帝国服务。1910年,她被派到离瑞士边境不远的勒拉赫一所特别侦察学校接受了几个月的培训,从此,玛塔·塔丽的人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也给她充满传奇的人生注入了更多令人唏嘘的神秘光环。
在特别侦察学校培训后,玛塔·哈丽更多地出入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地的声色场,每到一处,总能引起轰动。当然,玛塔·哈丽在巴黎独宅的欢宴也常常通宵达旦。黎明时分,就在来宾们醉意朦胧的时候,玛塔·哈丽似乎无意间聊开了政治。她就像一束艳丽的热带花朵,预感到风暴即将到来,温柔的花瓣不住地颤抖,一双描成青色的眼睛惊恐无助地盯着男人们红晕的脸庞,喃喃地说她害怕那场即将到来的战争。来宾们赶忙争先恐后地安慰玛塔·哈丽,喋喋不休地告诉她法国军队究竟是如何不可战胜的。
这些谈话的内容呈送到了德国总参谋部。基于对谈话内容的分析,德国人对法国同行的意图有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概念,这就是"1917战略方案",即法国在战争条件下将会进行防御,而不是进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玛塔·哈丽又接到新的指令,德国方面命她收集法国的军事情报。下命令者还交给她一些中立国的邮政信箱地址,以便她发送密码情报,30000法郎则是她的一部分酬劳。玛塔·哈丽选中了她的第一个目标,她很方便地弄到接近前线地区的通行证,然后就迅速赶往维特尔。玛塔·哈丽在这儿整整呆了七个月,她偶尔会在晚上到附近一家军官俱乐部的小酒馆消遣一下,她跟军官们打得火热,她所需要的情报,他们在喝葡萄酒的时候会滔滔不绝地讲出来,她只须竖起耳朵听就可以了。
摩尔根将军是个好色之徒,他一眼见到玛塔·哈丽就对她的美色垂涎了上了。玛塔·哈丽不久就到了他的身边。摩尔根将军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与玛塔·哈丽调情上,做梦也没有想到美艳绝伦的玛塔·哈丽竟然会是德国的间谍。
就在上将在浴室里对美好时光无限憧憬的时候,玛塔·哈丽抓紧时机,拿出微型照相机,以最快的速度拍下了海军密码本中的全部内容。
玛塔·哈丽的行为引起了法国反间谍机关的注意,紧接着,她被监视起来。法国人发现,玛塔·哈丽每个月定期到巴黎去一到两次,每次到巴黎,她必定要去拜访荷兰、瑞典和西班牙驻法国大使。法国著名的反间谍第二局秘密拦截并搜查了三国大使的邮件,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每位外交信使的公文包里都有几封玛塔·哈丽发往国外的信件。
玛塔·哈丽向法国人表白她同样可以为法国人做事,告诉他们:她在柏林偶然听到过一位上校说,法国潜艇早就开始运送走私武器到摩洛哥马赫迪亚港,为什么盟军不去拦截呢?她甚至主动提出,她可以去比利时布鲁塞尔,以自己的交际能力去说服德国著名的干将比辛克将军,让他向法国缴械……她的建议如滔滔江水绵绵不断,一个比一个诱人。
法国人一时间相信了这位交际圈的女明星,决定派她去诱降比辛克将军,并把一份在布鲁塞尔的法国间谍六人名单交给了她,安排她到了布鲁塞尔。然而,玛塔·哈丽却把六名法国间谍的名字和住址交给了德国的反间谍机构。
玛塔·哈丽是在荷兰驻巴黎的使馆前被捕的,然后被长期拘禁在圣拉扎尔监狱12号监房。1917年7月24日,玛塔·哈丽被带上了军事法庭。法庭强调,她长期从事服务于德国的间谍活动,导致17艘盟军船只被击沉,造成50000多名法国士兵阵亡。此外,玛塔·哈丽还出卖了6名法国秘密间谍,向敌方报告法、英军队的情报,骗取美国军官拟议中的盟军坦克应用方案,还促成英国巡洋舰在奥尼克群岛被击沉,海军元帅基奇纳勋爵同时遇难。
玛塔·哈丽拒绝承认自己是间谍,可她依然被判处死刑。
1917年10月15日早晨是玛塔·哈丽与这个曾带给她花天酒地的生活、恣意纵情的狂欢与成为人瞩目中心的美妙感觉的世界诀别的时候了。她仔细梳理了头发,化了淡妆,乘上一辆带蓬卡车,从监狱被带到文森射击场--她的刑场。
排枪射击的闷响打破了秋日清晨的宁静,玛塔·哈丽,这位美艳绝伦的舞女、交际明星、巴黎人的宠儿,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女谍,在刑场上香消玉殒。有人看见,就在枪决前,她还向行刑队送去了飞吻。
12个人向她开枪了,据说,在后来的尸检中,医生只在她身上找到了四枚子弹.难道是子弹没射中吗?在后来一位枪手的调查中,他承认,当时没朝玛塔哈丽开枪,是因为她那绝世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