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苏省大丰市境内,面积3000公顷,1986年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麋鹿及其生态环境。

本区地处黄海之滨,境内拥有大面积的滩涂、沼泽、盐碱地,动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自然植被主要由白茅、芦苇等优势种类组成,维管束植物有223种。动物有兽类20多种,鸟类182种、两栖类和爬行类27种,鱼类150种、棘皮动物10种、环节动物62种,腔肠动物8种、浮游动物98种,具有典型的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1986年8月,林业部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合作从英国伦敦的七家动物园引种39头麋鹿到保护区,经过10年的努力,使麋鹿种群发展到268头,在麋鹿的回归引种、人工驯养繁殖和野化上取得了重大进展。麋鹿已由国际级的“濒危动物”降级为“珍稀动物”,并从国际濒危动物名录--“红皮书”中剔出。麋鹿种群的迅速增加成为国际上保护拯救濒危动物的著名范例。

除了主要保护对象麋鹿外,保护区内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天鹅、河鹿等19种,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95种,为候鸟重要越冬地之一。大丰麋鹿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对麋鹿的回归引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对我国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和回归自然提供了可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射阳、大丰、滨海、响水、东台五县(市)的沿海地区,面积45.3万公顷,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和以丹顶鹤为代表的多种珍禽。

该区面对黄海,由古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所存泥沙在黄海和东海波浪冲撞作用及潮汐作用下形成,沿海滩涂长达444公里,为淤泥质平原海岸的典型代表。区内河流众多,沼泽湿地发育,生物资源丰富,核心区的生态系统基本处于原始状态。鸟类有31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9种,二级保护的33种。每年在此越冬的丹顶鹤有800只左右,为全世界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也是国际濒危物种黑嘴鸥的重要繁殖地。区内还分布着众多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河鹿,数量之多为全国之最。盐城保护区的建立对丹顶鹤等迁徒性珍禽的保护和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